br> 这四人中除了赫连仲是前朝降将,谢清徽最为熟悉,剩下的三人确实不曾听过。 “诸位大人请起。”虽然是魏王府属官,但是谢清徽还是态度谦卑,以礼相待,这也让几位郎君对魏王妃颇有好感,尤以杜、房为最。 此二人熟读圣贤书,对于魏王独宠王妃一事一直颇有异议,再者魏王子嗣不丰,他们只以为是王妃善妒,不肯容人。 只是今日一见,倒不像是他们所猜想得那样,说来也是有趣,这二人明明也是畏妻如虎,却敢偷偷劝李靖安纳妾。 众人见过面之后,李靖安才挑明:“本王所图谋之事,诸位大人的心中也很清楚,虽说这种事情一向都与后院娘子们无关,但是本王在成婚之时曾对王妃发誓,绝不会欺瞒她关于前朝的事情。 王妃与我同心同德,王妃的话就等同于本王的命令,希望诸位大人牢记我今日所言。” 谢清徽看向哥哥,而谢清平的眼中则是透露出欣慰之色,不管未来如何,此时妹妹在魏王心中的地位的确是无可比拟。 虽然李靖安如此表示,但是对于他们所议之事,谢清徽一直没有发表意见,而是静静倾听。 尉迟融是个耐不住的性子,有些着急:“殿下,如今陛下对您和东宫的态度忽冷忽热,长此以往可怎么是好,您当时不该为了淮安王与陛下争执的。” 李靖安把玩着手中的扳指笑:“敬德也太着急了,你只管放心,阿耶过不了多久就会恩赏东宫与魏王府的。” “为何?”尉迟融脱口而出。 裴子翊翻了个白眼:“你是不是忘了,南方尚有刘氏叛军,如今朝中的武将多是出自魏王府和怀化大将军府中,陛下虽有亲信,但他们到底还是要守卫长安为主。 介时大军出征,陛下当然会对咱们魏王府示好,再说东宫,陛下对咱们府上都有恩赏了,难道还会略过东宫不提吗?” 尉迟融挠了挠头坐下了:“是臣愚鲁。” 众人又是一片笑声,杜克明拱手:“此前微臣曾建议殿下闭门读书,介时开文学馆以接待四方才学之士。此时名声已经传出,殿下需做好准备,才能更好的拉拢天下士子之心。” 谢清平忙道:“我谢氏的子弟曾在翰林院与国子监任职,手中也算是有不少的读书人,杜大人为何舍近求远呢?” 杜克明笑:“并非舍近求远,若论门生,朝中自然没有人能和清河崔氏以及陈郡谢氏抗衡,只是大人府中多是世家学子,并无寒门子弟。 再者大人是殿下内兄,如此借谢氏的东风,难免有结党营私之嫌,倒不如让殿下自己行事,一来不必拉谢氏下水,二来殿下能够放下身段与士子们谈论经史子集,岂非朝中的一段佳话? 古有黄金台招揽七国人才,如今殿下爱才惜才之心自然也能被人体会,虽说曲折了些,但是真心敬佩与谢氏的招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听杜克明如此解释,谢清平也不由赞叹他的确是思虑周全。 议完朝中事,众人最关心的当然还是东宫的动向。太子如今的境遇其实并不算多好,李承坐稳了皇位,心思越发深沉多疑,对于曾经百般宠爱的太子也多了三分猜忌,而太子在内战战兢兢,在外又要面对魏王府的威势,行事越发乱了分寸。 再者魏王与赵王开府在外,只要不出京城,一应行动都是自由的,而太子被困宫中,日日面对君父,心中怎一个烦闷了得。如今魏王府都不用刻意去做什么,太子自己就已经自乱阵脚,众人为了多一层谨慎,还是言及了不少东宫之事。 众臣告辞之后,萧豫忙着回府与平阳公主用膳,谢清徽只得刻意留了哥哥还有裴晏,看到元明月也在,裴晏的眼神顿时就乱了,席间片刻都不曾远离元明月。 李靖安三人也只是偶尔调侃几句这对未婚夫妇,一顿饭用的主宾尽欢。 裴晏与元明月告辞以后,李靖安刻意给夫人留出了与兄长谈话的时间,谢清徽看着哥哥:“阿耶知道哥哥在暗中襄助二郎吗?” 谢清平摇头:“我自然是瞒着阿耶的,只是阿耶耳聪目明,我猜他也是看破不说破罢了。” 想到上次的父女谈话,谢清徽不由得沉默片刻:“我一直都不想把谢氏拉下水,哥哥没必要为了我这样做。” 谢清平叹了口气:“也不光是为了你,想想元氏,从前元氏对废太子也无甚襄助,可是和帝依旧忌惮元氏不是吗? 就算如今谢氏什么都不做,来日太子胜了同样不会放过我们,姻亲二字就已经把我们绑在了一起,我自然是要全力辅助魏王的。 再者,倘若我们真的什么都不做,来日魏王获胜,你怎知他的心中不会有疙瘩?介时你与长乐该如何自处?而我未来的外甥又如何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