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佞臣她成皇后了
  4. 回信
设置

回信(3 / 3)


在她还算有些聪明,最终还是找到了玄机。

书架背面没有正面满盈,放的东西不算多。

苏清机立的位置他似乎很久没有立过,落了些灰尘,水晶盒下,隐约可以看见稚嫩的笔迹,与一道仿佛在哪里见过的评点字迹。

是……江焉儿时的课业,与先帝的敷衍评点。

一旁还有,看字迹,大约是江焉后来的课业,太后的评点批语。

苏清机别开眼,步到另一侧,这里有些黑暗,隐秘而隐匿。重要的是,这里看起来不像是许久没人前来。

起码没有尘埃。

苏清机轻轻打开漆盒,在映入眼帘的一刹那,她如同定住。

没有署名,眼熟得不能更眼熟。

或许别人也会用江南特有的信封呈上密信,但左下角不小心滴上的墨点不会有一模一样的第二个。

这是她在江南时呈上的一封密信。

苏清机取出这封信,拿到手中时,便感到了异样。这封信只有一张信纸,应该很薄才对。

苏清机心跳快起来,慢慢打开,抽出了三张信纸。

第一张出自她手,简洁明了禀报访查结果。

她轻轻打开折起的第二张。

是她烂熟于心的笔迹,仿了这些年,足以以假乱真。

第一句便是……清机如晤。

这是一封回信。

墨迹尚新,苏清机看完一张,翻至下一张,最后落的时间,正是她从礼部径直入雍和殿那一日。

在她从礼部进宫时,他执笔写下许久未再唤出口的“清机”,笔锋所至,温柔缱绻,絮絮喃喃着琐事,还有许多……撒娇。

苏清机定在原地,操纵着双手将回信折好,一起原封不动放回信封中。

漆匣里信件安放有序,苏清机一一打开,从江南时的密信始,回溯至她兼任抚北使,离开京城、赶赴北地的第一封密信。

她在边境时,共呈三十一封密信,彼时少年皇帝共回信三封。

呈的第一封信,她写路途曲折难行,当时他未曾回,从岳州回京三日后,他回道:卿卿劳苦,是我之过,未曾体谅卿卿艰难,乃我天资愚钝,追悔莫及。

他絮絮写了整整四张纸,入目第一行,不是清机如晤。

是清机卿卿如晤。

从第一封起,他三五天回信一封,起始皆是清机卿卿如晤,字里行间只见卿卿,喁喁爱语低喃,甚至埋怨她只有涉及公务才会给他写信,私下里一封也不给他,却常与顾扶危通信。

渐渐的,三五天一封,变成七八天一封,又变成十天半个月一封。

从满纸卿卿,只剩首行清机卿卿如晤。

最后一封与上一封间,相隔两月,他只唤了声——清机。

是他早已不在她面前唤的称呼。

在薄薄一纸上,竟然显得奢侈。

苏清机在这时竟然走神,思忖出自己共呈三百二十三封密信。

他回到了第七十二封。

苏清机将漆匣合好,准备原路返回,袖子却不经意勾到什么,带着滑落下来,她一刹接住,险险没有发出声音。

手中是一个长匣,匣盖移位,露出副画的模样,白玉卷轴贵重无比。苏清机原本无意打开。

可若她没看错,系着这幅画的不是昂贵丝绫,而是……她的帕子。

苏清机不记得何时弄丢的,但她一定不会认错。

她像握着刚从火中取出的栗子一样,久久不能动弹。

许久,她将系了结的帕子褪下,缓缓打开。

画中没有繁多景色,只有一角栏杆,苏清机认出是行宫净眀轩。

一名女子身着罗裙,长发逶迤,懒倚栏杆,兴致盎然将芙蓉花夹在书中。

是苏清机做得出的事。即使她根本不会在净眀轩外穿罗裙散云鬓。

苏清机对字画无甚兴趣,可她很有才情,分析大家画作易如反掌。

这副画并不算精妙,只是落笔精心,檐角栏杆粗略带过,所有心血都在那名女子上。

隐约含笑的眼,怡然自得的逍遥,处处倾注爱意。

不会有人不信,画中女子是作画之人……挚情挚爱。

苏清机缓缓合起画,将帕子套回原处,放好匣盖,安放原位。

这种长匣,从上至下,至少十几个。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