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4. 第二百二十二章 学中医的不懂中药,懂中药的不懂中医(今天恢复更新)
设置

第二百二十二章 学中医的不懂中药,懂中药的不懂中医(今天恢复更新)(2 / 3)


产品帮助了。

录下来,回头再慢慢听,仔细研究。

这一幕,陆轩是见怪不怪。

他想了想,道:“刚刚我说到的,其实算是肾脏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继续肾阴肾阳,这就不得不提到肾脏的主脏腑气化这项功能了。”

“主脏腑气化……”

张广礼立刻坐直了身体,喃喃自语道。

“这个该做何解释?”

陆轩道:“主脏腑气化,怎么说呢……“

陆轩沉吟一声道:“肾气及其所含的肾阴、肾阳主司脏腑气化过程。

脏腑气化,指脏腑之气的升降出人运动推动和调控各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进而推动和调控机体精气血津液新陈代谢的过程。”

张广礼点点头道:“这个其实跟西医的理论倒是有些像,只不过说法不同罢了。”

“就是这个道理,西医的理论其实早在数千年前咱们西医就有了,而且再去细细研究一下如今的西医,其实可以发现,西医对人体健康已经在趋向中医理论,从一条平行线开始交叉,甚至已经在同一条线上进行,二者的理论也在高度的重合。

这无疑在说明一个道理,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医理论,其实是正确地。”

陆轩继续说道:“以前,我们总说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然而现在的西医,其实也在开始考虑人体和病症之间的一些联系,这个跟中医一直以来的理论是完全一样的。”

张广礼点点头,他是中医的坚定支持者,对这些道理自然是知道的不少。

中医的坚定支持者们在抨击西医时,往往会用到一句俗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这句话让西医的信徒们大发雷霆,然后试图列举种种例证,证明西医并非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而要探讨这个问题,就要先从西医的一个专业谈起:

医学院校中,西医有个名字很尴尬的专业,叫临床医学。

这个跟化学类专业中的“应用化学”或者物理专业中的“应用物理”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创立的。

乍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物理学,有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一边搞理论研究,一边服务于生产实践,非常正常。

西医一边研究医学理论一边研究医学实践,也没有任何问题。

但实际上这里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众所周知,物理学与化学的研究目标是使人类了解物质内部的奥秘,同时服务于生产生活。

因此,需要有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但医学本就是旨在解决病人疾病的学科,它的出现应该是全方位为病人服务的,为什么要一方面进行实践研究,一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呢?

如果说,医学的目标是为了了解人体内部的奥秘,那么这一点难道不是生物学的研究目标吗?为什么西医要掺合进来研究呢?

思之令人发笑。

但是,仔细一想,在这个世界上,能左右一个学科设立与否的人,绝不会是蠢人。因此“临床医学”的设立对于西医来说,并不是心血来潮或者脑洞大开。

无独有偶,早在中国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大医精诚》一文中也有类似的描述。他评价部分学医的人:“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虽然话有不同,可其中的道理却是一样的。

医学院的毕业生开始实习时,如果抱着书治病,不被人骂的可能性是零,而被骂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一百。

在中医看来,这是初出茅庐的新手和久经沙场的老将之间的区别,是经验问题,是任何一个职业的从业者从新手到老手的必然经历。

但在西医看来,这却成了学科专业层面的问题。也就出现了一种尴尬的现象:某人夸夸其谈,口若悬河,然而把他拉到病人面前,则落荒而逃。

这种落荒而逃并非是经验不足带来的心虚,而是跨领域的无知导致的恐惧

如果说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已经到了需要分成不同专业的程度,那么问题就大了。

这与应用物理、应用化学之类的学科有相当大的不同。

这两门学科具体的研究内容与本学科理论并无太大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理论物理\化学主要负责研究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多倾向于对理论是如何产生和推理出来的以及理论是如何验证的进行研究。而应用物理、化学则是在操作层面上,研究本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也就是说,理论物理与应用物理之间,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互为补充和指导。

而西医呢?临床医学虽然嘴上说是基础医学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但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上,并不能认为是基础医学理论的实践体现。同时,基础医学的理论来源也并非是临床医学,而是来自于生物学和化学。

从这个层面上看,西医的理论体系已经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了。

而且,西医的问题还不止如此,科室之间的割裂还是其次,影响到病人的救治才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西医还是有不少人具有自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