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4. 第一百五十一章 张大院长,别听了,这个你学不来
设置

第一百五十一章 张大院长,别听了,这个你学不来(2 / 4)


对阴证的辨识全面而深刻,这些观点十分突出甚或超越前人。”

黄北山两人点点头。

火神派的理念虽然极端了点,可能够传承至今,而且在中医急救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有它的先进性和科学所在。

不然也不会被列入中医七大派系之一了。

“当然,对于火神派,现在基本上也是褒贬不一。

一些人对火神派的理念,也就是扶阳派理解的没有很到位,所以神话了附子。

神话了附子也是次要的,关键是这意味着对扶阳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导致了很多失败案例。

有年轻轻就快速脱发的,有癌症病人吃附子速死的,等等等等,这也导致反对扶阳理念的人越来越多。”

陆轩对火神派也做过一些了解,再加上自己过目不忘的本事,再加上一群“老师”的悉心教导,对火神派的了解不可谓不详细:“郑钦安先生,两位卢老先生,他们连续行医一百多年以来,大剂量的,长期的在使用附子桂姜。

所以,很多人都会开玩笑的将他们称之为“姜附先生”,甚至号称“火神”。

但是,从郑钦安先生的《伤寒恒论》,《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中却并未有过使用附子的相关言论,为什么要这样用,没有明确的把它说透,也就造成了后世火神派的中医无法在这个问题上做到自圆其说。

但,后世的中医阴阳学说,提出存在阳主阴从的关系,也就是大家都公认了机体的阴阳之气是我们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这一说法。”

“有这方面的思想支撑吗?”黄北山提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阴阳之气,是不是我们生活活动的原动力,不是靠嘴上说说就行的,还得有思想支撑才行,而且单独某个人的还不行,不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自然。”

陆轩认真的道:“在先秦的时候,先秦诸子百家在他们的一些著述里面,其实也明确的谈到了这个问题。

比如《周易》中就有明确的提及:“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能统天。”

而在论述坤元的时候,它提出了“乃顺承天”。”

黄北山和张景才几乎同时眉头紧皱,显然不太明白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一旁的张吉惟,听了一会后,发现自己越听越懵,非但没有听懂,反倒是平添了不少烦恼,索性没再去想,而是拿出手机,问起了特需病房那边的情况。

对他一个西医来说,要搞懂这些,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什么意思?”

陆轩解释道:“其实这里的意思很简单,它提出了阳在万物的生命活动当中,应该居主导地位,阴应属于从属地位。

并且在《乾凿度》一书中提到了“气者生之充也”和“夫有形者生于无形”的理念。

这说明阳之气才是构成我们机体化生四肢百骸的原动力。

如果没有阳气,也就不能够温煦化育,如果没有阳气的温煦化育,阴也就不能够独立存在,更不能够发展壮大。

这一点,其实在《内经》里也是有提及的,甚至重阳的思想也很突出。

就是不知道两位记不记得,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已经告诉世人需保存真阳之气,才能够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这样的论述吗?”

黄北山转头看向张景才。

张景才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你不知道来问我,我就知道?

不是谁都有小陆这变态的记忆力的。

不过,面对黄北山那坚定不移的眼神,张景才最后还是没忍住道:“应该有吧,以小陆的记忆力,记错的可能性比你老黄忘记吃饭的可能性还低。”

“合着我在你老张眼里就是个干饭人?”

“不是吗?”

“懒得跟你说,不记得就不记得,非得来一句应该有吧,看看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一点都不做作。”

“呵呵,你黄北山清高,我张景才虚伪,行了吧?”

……

看着两个加起来一百三四的人在这里斗嘴,陆轩也是别有一番轻松惬意,跟着两位讨论医理,从中都能学到不少人生道理。

今天这一趟,不虚此行。

想到这里,陆轩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随即继续讲道:“展开来看,这就说明了阳气对我们人体生理病理影响。不管是生理上或者病理上,它都有其广泛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

比如,心若没阳,血就不能正常流动;脾若没阳,水谷就不化;肝没有阳,就不能正常地疏泄,无法藏血;肺若是没阳,宣降的功能就会失常;而肾没有阳,就可以导致浊阴凝闭。

所以,阳与阴,就是阴阳的升降之理,卢老先生提出阳气宜通,要求人体始终保持在“通”的状态。阳升,阴才能正常地降;阳降,阴才能正常地升。

如果没有阳气的布运,阴阳的升降就不可能,反过来讲,这也是阴阳升降的必备的前提条件。

在疾病的病因、病理方面,卢老先生一直都认为,很多疾病的病因病理,都是因为机体的阳气虚损、郁结,或者邪气伤阳才导致的发病,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