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4. 第八十四章 你怎么什么都会啊(2/3)
设置

第八十四章 你怎么什么都会啊(2/3)(3 / 3)


会带着小孩来卫生院的,而且还是男人带着的,不出意外,生病的十有八九是小孩。

女人的话,还有可能是家里没人带孩子,自己身体不舒服,只能带着小孩一起过来,但一般情况下,自己身体不舒服的,大多都不会带着小孩过来的。

带着小孩来医院这种地方,一般家长都挺忌讳的。

提到小孩,男人脸上明显露出一股愁色:“小孩子一年前因为拉肚子肠子会露出半截来,去医院检查了,说是什么直肠脱垂,一开始还能自行恢复的,可时间久了后需要用手塞回去才行。

前段时间因为又拉肚子了,现在越来越严重了,塞回去后,下蹲、奔跑,或用点劲就会出来。

之前又带他去了医院检查了一次,医生说这样下去不行,得做那个什么直肠悬吊固定术才行,但有风险,而且后遗症也不小,我犹豫了很久都没下定决心。

听了朋友的建议后,决定看看中医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这不,听说您在这里坐诊,我就带着小孩子过来了。”

说到这里,男子也是忍不住叹息。

孩子都是父母的命,小孩子不舒服,做父母的比谁都着急,恨不得这病生在自己身上。

而陆轩,听到这里,则是眼睛动了动。

直肠脱垂在中医里又称之为脱肛,指肛管、直肠向外翻出而脱垂于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因小儿发育未完全,直肠呈垂直位,或因营养不良,直肠组织软弱等因素的影响,故发病率较成人高,尤多见于1~3岁小儿。

见陆轩没有说话,男子则是些担忧的看着陆轩,深吸一口气问道:“陆医生,孩子这情况吃中药可以吗?”

陆轩没说这事,而是平静地看着对方:“我先把个脉,看看情况。”

男子虽然着急,可也知道来了这里,就要相信医生。

由于孩子还小,寸关尺的位置很难把握,陆轩只能一只手握住了孩子的手腕,而其中的食指去感受脉搏。

也没去问孩子的感受,哪里不舒服什么的。

没必要问,三岁的小孩子,还没办法精准地说清楚这些事情,问了反而有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判断。

在以前,儿科又叫幼科,古代中医则多称之为“哑科”。

主要是因为较小的孩子不会说话,稍微大点的儿童虽然能讲话,但是并不能很好的和医生交流,无法表达何时患病,所患何处,这无疑给大夫的诊疗带来不少难题,正因如此儿科才会有“哑科”这一说。

医之为艺诚难矣,而治小儿则尤其难也,《黄帝内经》中甚至都未记载小儿治病之法,所以《医宗金鉴》有云:儿科自古最为难,毫厘之差千里愆,也是此意。

温补学派一代宗师张景岳也曾有言:“凡诊小儿,因其语言不通,尤当以脉为主。”

小儿离开母体后形体既具,经脉已全,所以自有脉可辨。

大人可以把脉小儿自然也可以,不过不一样的是成人把脉时可用三个指头按诊患者手腕的寸关尺三部。

但是因为小孩的手腕细小,手腕部的寸关尺特别紧凑难以区分,所以针对三岁以下的儿童,中医一般是用“一指定三关”的方法来整体观察小儿的脉象,不再需要把寸口脉细分寸关尺三部。

而具体操作方法则是用左手握住小儿的手,右手拇指同时按压小儿的寸关尺三部(反之亦然),再根据手指力量的的不同,通过浮取,中取,沉取来观察小儿的脉象。

陆轩将小孩的手放开,目光落在了季修文身上:“你来看看。”

季修文还在想着下班后怎么从陆轩嘴里套出话来呢,突然间听到这话,也是愣了有一会,但很快,心里的疑惑瞬间抛却一空,脸上满是谄媚。

此时此刻,季修文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

他本以为陆轩是跟自己开玩笑的,毕竟一天那么多号人,让他也看一两个都算不错的了,这还是因为两人认识,又是那么多年的同学,陆轩照顾他才会这么做。

换作是其他医生,一天有一个都算是不错的了,而且说的也绝对不会有陆轩这么详细。

甚至于,很多时候都是一对多,一对七八个的那种,像这种一对一讲解的,想都别想。

可万万没想到,这上来第一个就直接让他上手了。

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

季修文瞬间觉得,自己昨天那声义父没白叫。

看看,这待遇,去哪都找不到啊!

(本章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