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重炮、卡车、越野车、雷达、防空炮…… 林林总总算下来,每年砸两亿银币都是往少了说。 当然,比起海军,陆军的这点钱就不算啥了。 一年光是建造战列舰、航母、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这四大主力舰,开销就高达四亿银币。 要不是如今岁入已经超过了二十亿银币,光是早舰一项,朝廷就早已破产了。 海军总司令揭暄对此的解释也很合理,首先,海军舰艇造价高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正因为如此,才会产生出相应的战斗力。 从为大明帝国夺得制海权,海上贸易的安全得以保障,促进沿海地区的对外出口,这是物有所值的。 其次,海军的很多作战舰艇在服役一段时间之后,都可以作价对外出售,从而收回大部分建造成本。 等于海军在舰艇服役期间,只花了一小部分的使用费,仅此而已,这是非常划算的事情,也可以促成良性循环。 最后,只要朝廷的战略需要,海军便可以维系海外属地与本土的联系,即便在战争时亦是如此。 这番话暗示的意思很明确,海军能确保海外属地的安全,也能攻击别国的沿海地区,说白了就是可以随时出去刮地皮! 反之这种事,海军也不是第一次干了,光是远征美洲就干了好几次,每次都赚得盆满钵满地凯旋而归。 对于这方面,朝廷里也没有人感跳出来反对,因为当年的历次远征行动,军机处的这帮人都分到了不少好处。 做到从上到下利益均沾之后,海军的历批造舰计划,自然全都顺利通过成本预算。 再说印加帝国的铜和硝石,奥斯曼帝国的石油,那样不是需要船队来运输? 没有一支强大无比的海军,又如何能确保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揭暄也不是夸夸其谈的主,哪怕没有郑成功与波洛的支援,也不用出动陆军和空军。 单凭二十个旅的陆战队,在主力舰队的掩护下,也能打下来丹麦,无非是现阶段还要维持在全球其他基地的驻军而已。 为了同时击败丹麦与神圣罗马帝国,昊菁皇帝已经下令在这次行动中,投入陆军近半的野战部队。 空军的第六航空队列编的作战飞机数量超过一万架,占空军战机总数的一半以上。 海军更是出动了大部分航母与两栖攻击舰,战列舰倒是还有一些部署在海外基地。 若是战事吃紧,朱慈烺还能继续向西线增兵。 进行总动员是完全没必要的,有以下好几个原因。 真正的大杀器——北风弹道导弹,一直处于保密阶段,迄今为止还没登过场呢! 更何况倭国愿意继续出兵,为大明帝国打工的大名多不胜数,大家就盼着战事规模越来越大才好。 各地的预备役部队也没有参战,此时在前线作战的官兵都来自张煌言所管理的西部总督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