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势必比盟军更强更犀利! 五年时间,天天在河边钓鱼、去林中打猎,日子过得自然很慢。 若是有大洋马相伴,那就…… 一七零六年四月初,正当大清国北部边境地区的某个牧羊人正坐在一块石头上,看着自家几十只羊的时候。 忽然从远方天际传来了一阵不同寻常的呼啸声,不久便出现了黑压压的一大批飞天邪物。 数量多到遮天蔽日的程度,让牧羊人惊诧到瞪大了眼睛呆立在原地,嘴巴张得飞进了苍蝇还浑然不觉。 从边境的另一边开过来数百辆铁甲战车,上面还坐满了蛮明的士兵。 万幸的是,对方的行动目标并不是他和身边的羊。 几十只羊跟它们的主人一样,被吓得不轻。 除了河流之外,大清国的北部边境地带基本上属于无险可守的地步。 保成皇帝在靠近边境的地步仅仅派驻了数万人而已,主力都在腹地布防。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防止一旦明清双方再次开战,大清王师不至于在初始阶段就蒙受巨大损失。 为了确保能够旗开得胜,张煌言这次将自己的过半本钱都押上了。 参加突击行动的包括九个装甲旅、六个机步旅、九个骑兵旅,后面还有十二个步兵旅跟进。 张煌言手里还有五个装甲旅、一个机步旅、五个骑兵旅、六个步兵旅作为预备队,防止对方跟自己打对攻战术。 配合地面部队行动的空军包括约两千二百架“信天翁”战斗机、三百余架“大力神”轰炸机、一百多架“黑脚信天翁”攻击机以及近百架“黑鹰”武装直升机。 鉴于乌拉尔山以西地区的明军数量越来越多,每年人员开支、武器保养的相关费用就是一大笔钱。 为了节高官期驻防该地区的军费开支,以及解决当地囤积的大量弹药即将出现的过期问题。 昊菁皇帝不得不命令张煌言实施“理发师行动”,目标就是消灭所谓的“大清国”,作战时间为九至十二个月。 四月份到六月份是战区的枯水期,有利于大明王师的装甲部队大规模的渡河。 “该死!狗蛮子打过来了!” “我等该当如何啊?” “蛮子都是铁甲战车!” “啊?这还了得?” “风紧扯呼!” 最开始一些边境地区的清军还想负隅顽抗,但远远的就看到对面的情况之后,抵抗的念头就瞬间消失了,一门心思的上马跑路。 由于头顶有大量的己方战机掩护,明军装甲部队也是有恃无恐,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攻击队形。 每辆坦克间隔十五到二十米,一个坦克营三十六辆坦克,几乎能拉出近八百米的攻击宽度。 为了确保入夜之后不被辫子偷袭,每辆坦克还搭载了一个班十名步兵,身后的步兵战车亦是如此。 在白天,这些准备自然显得有些多余。 光是在战机的打击之下,边境附近的辫子就根本组织不起来像样的反击。 只要发现地面上有骑兵在集结,从旗号上看还不是自己一边的,信天翁就会对其进行投弹加扫射。 张煌言兵分三路,每路包括三个装甲旅、两个机步旅、三个骑兵旅、四个步兵旅,足以摧毁沿途的任何抵挡力量了。 北路从布良斯克出发,中路从库尔斯克出击,南路从察里津向西挺进。 三路大军的最终目标都是南布格河,这是昊菁皇帝与易卜拉欣达成的协议界线。 除此之外,张煌言还在察里津部署了一个装甲旅、一个机步旅、两个骑兵旅、两个步兵旅,用来处理高加索山以北地区的辫子。 根据与奥斯曼签署的协议,从索契到车臣一线,以北包括索契与卡尔梅克草原归大明帝国,以南包括车臣归奥斯曼帝国。 张煌言相信处理这一地区的东虏兵马用不了太多时间,因为对方打不过就一定会向南通过高加索山口,向奥斯曼撤退。 至于为何不向东或者向西撤退…… 向东是里海! 向西是黑海! 张煌言给位于黑海西北岸作战的三支部队的命令就是长驱直入,大胆包抄,在抵达南布格河之前,兜住对方的人马与百姓越多越好。 一只适龄东虏男丁价值三十银币,这可是纯利润,还不需要给朝廷或者皇帝一部分提成,甚至上税。 若是抓获一百万男丁,那就是三千万银币的好处,故而各旅的将领们都已经红眼了,这可是千载难逢赚大钱的机会。、 各装甲旅都是一马当先,将身后的俘虏都留给步兵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