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币,也不一次收十年的,四年两亿银币就行。 除了军事要地之外,承包方可以在那边随便折腾。 结果再没人敢提这茬了,这属于风险投资。 四年赌一次,而且耗资巨大,输了就没法翻身了。 打下整个北地,朝廷耗资将近两亿五千万银币。 修铁路的总成本约一亿五千万银币,总额在四亿左右。 昊菁皇帝正愁没法快速回本呢,有人就撞到自己枪口上了。 大明的商人经过昊菁皇帝的反复挑逗,早就学精了,现在都变成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了。 北地最大的两座金矿,一座位于唐努乌梁海,已经投产了。 另外一座则在北极的周国境内,截至到目前,投产三十多年了。 至于煤矿,山西和陕西有的是,本土完全不缺这玩意。 除非是矿主,否则二道贩子做中间商其实赚不到太多的钱。 北都附近还有开滦煤矿,南都则由两淮煤矿,其他矿藏没内线情报,普通人根本无从得知。 金矿都被昊菁皇帝带着一群抱大腿的给开采了,其他人想通过砍树、种地、捕鱼的法子从北地赚钱,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昊菁三十七年(1680),朝廷岁入达到两亿五千万银币,太仓盈余,即账面库存达到约八千万银币。 略微超过了当初制定的岁入一亿五千万两银子(两亿两千五百万两银币)的小目标。 故而对西征的财务压力是完全可以负担的,现在无非是赚得多且花得多的状态。 不过本着骗点是点的原则,昊菁皇帝对钱多人傻的猎物从来就不会放过…… 大明帝国已经实现了财务上的“两转元”,因为后者更容易称重、制造、识别、携带。 金币和纸币暂时不考虑制造,前者是银行储备金,后者不能防火防水。 以银币作为主要货币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这玩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均认可的硬通货。 与大明帝国进行商业往来的各国商人都愿意接受银币,背后的各国也只能选择接受。 最开始是倭国人,然后是荷兰人、法国人与奥斯曼人。 有了这四个带头之后,威尼斯、瑞典、葡萄牙、波斯、暹罗、泡菜等国也就从善如流了。 大明是缺乏银矿的,但有了本土的金矿,以及掌握了新印加帝国的铜矿之后,那就不愁换不到白银来制造银币了。 新印加帝国皇帝波洛视大明王师为神军,没有神军的保护,不出半个月,他就得被卷土重来的西班牙人给献祭了…… 本着友好合作且互利互惠的原则,对于该帝国境内的铜矿,双方平分利润,大明船队直接拿走冶炼出来的四成精铜。 每年运抵大明本土的精铜可达两万吨,折银五千万两,可制造七千五百万枚银币,刨去火耗也有七千万枚左右。 这笔钱在西方某国或许是天文数字,能够迅速制造通货膨胀,但在大明却不会。 朝廷用银币从农户手里购粮,农户用银币来购买生活用品,生活用品则是商贾们制造的。 商贾再用赚来的钱进行扩大再生产以及投资项目,后者的资金则会流入朝廷和昊菁皇帝的口袋里。 昊菁皇帝再把钱借给朝廷,用来采购各种军事物资,物资又是商贾与昊菁皇帝的工厂生产的,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换成西方某国,即使某国王知道这个流程,由于本国体量有限,也很难玩得转。 大明属于大马拉大车装大货,每个环节的体量都足够大,消化来自南美的精铜自然不成问题。 尽管开启工业化多年,大明至今还有在册农业人口超过一亿八千万。 在天灾的年景,缺乏粮食是个问题。 在风调雨顺的时候,粮食过剩还是个问题。 朝廷想要大规模吃进,就需要足够多的钱才行。 不挖矿的话,换成五十年前,那朝廷就得用收上来的其他东西,譬如布匹来充抵。 昊菁皇帝此前下令,利用夏季黄河局部少水甚至断流之际,大肆兴修水利工程。 尤其是巩固沿河堤坝,深挖河道,等汛期哪个地段遭遇险情,就会问责当地官员。 在双管齐下之后,黄河肆虐为洪灾的情况便大为减少了。 主要是官员怕被收拾,修堤坝的重视程度等同于给祖辈修祠堂。 沿河流域,尤其是河南与山东不受洪灾,陕西又有河套与陕南地区的粮食供给。 北方不再缺粮,反而连年丰收,不光粮价无法飞涨,粮食都多得卖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