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经过清点,夜战总计消灭罗刹兵达到近三万七千人。 结合俘虏交代,张煌言认为跑路的罗刹兵应该有超过一万五千人。 这么多人一起跑路,在雪地里的活动踪迹应该很明显。 飞艇在升空两小时后,便找到了向西北方向撤退的敌军残部。 两万明军拍马赶到,将这股罗刹兵消灭一多半。 只有少量骑兵搭载着一些步兵,以两人一马的方式趁机溜走了。 前、中、后三次作战,等于喀山战役总计消灭了超过二十七万罗刹兵。 若是罗刹国可以动员百万大军来抗衡大明王师的话,现在已经折损掉了四分之一左右的兵力。 余下四分之三,万礼相信随着王师继续西进,也会在路上遭遇的。 现在占领了喀山城,也就得到对方囤积在城内的大量粮食。 不过还有一个坏消息,那就是由于弹药消耗过大,己部已经无力继续西征了。 集中所有弹药进行估算,张煌言认为倒是可以再与罗刹军大战一场。 不过风险很大,故而建议等本土送来弹药,再行西征莫斯科。 有了充足的粮食,只要不用担心撤兵的事情了,先在喀山城过冬再说。 后来的人马完全可以驻扎在原来他们的环山而建的营盘里,希望可以尽快拿到所需的弹药。 还有一件事,也需要考虑。 那就是在开春河面解冻之前过河,还是等开春之后得到弹药,再逆流而上,在下诺夫哥罗德一带过河。 经过一番商议,暂时在没有弹药补给的情况下,三兄弟只能选择按兵不动,啥时候得到补给,再决定是否过河。 下诺夫哥罗德算一站,莫斯科算终点站。 这么算的话,再有两年时间,王师才能打到莫斯科。 距离最先参加西征的万礼所部开拔,已经过去了八年时间。 但能打下如此广袤的地盘,比起尊师击败东虏,已经算是耗时不多了。 张煌言只能寄希望于铁路能修到巴尔喀什湖更往西的地方,否则用卡车来运输弹药,那他们所获得的补给规模就很不乐观了。 但一看地图,众人心里仍旧不太好受。 因为哪怕铁路修到乌拉尔山脚下,距离喀山也是近千里的路程。 理论上说,能把铁路修到玉兹境内,已经算是进度非常之快了。 尊师说过,西征罗刹的最大敌人不是罗刹本身,而是补给与严寒。 每一箱弹药都需要从万里之外运抵战场,而且还不能走海路,这里面的难度与成本可想而知…… 运气好的话,己部应该在秋季获得补给。 因为下一批次的队伍,在春季启程,在入冬之前必须抵达驻地,否则就要在野外修建木屋了。 其实只要踏着前面西征队伍的足迹,根本不需要自力更生,木屋都是现成的,而且每处营地都有一定数量的守军来来驻守。 从目前看来,西征打下罗刹都城莫斯科,便是极限了。 再往西,大明就实在难以为继了。 莫不如走海路,从瑞典上岸,然后东进,成本会更为低廉。 为了以防万一,开春之后,张煌言便遣人开始大规模种地了。 别的不说,起码能在入秋之后收获一堆土豆。 既然无法在短时间内继续西征,那就在当地进行屯垦。 守着伏尔加河,自然也不缺乏灌溉土地的水源。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害怕又来了一堆援兵,城里的粮食就这么多,能开源节流自然比坐吃山空要好。 由于进攻无力,但自保有余,整个部队处于半瘫痪状态。 万礼没等来本土过来的援军,却等来了走着来的杨展所部。 与走小路过来的万礼所部不同,杨展带着麾下人马是从东打到西的,一点不掺杂任何水分。 从位于鄂霍茨克海边的北地藩国出发,先去打了雅库茨克,之后是奥廖克明斯克、基廉斯克、布拉茨克…… 要是不打仗,只是走路的话,肯定用不着这么长时间。 问题在于沿途有大大小小的一堆罗刹据点,杨展便率部逐一拔掉了。 若不是在库尔干得到了补给,他们这路人马几乎跟当地的野人差不太多了。 能抵达喀山这里,还是全凭张煌言留下的人马来指路才成功的。 当初起兵的一万人,如今就剩下不到五千了,其余要么伤死、病死,要么就留在沿途的据点来调养了。 不论怎样,能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