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骑的决战时刻! 你能在我打完十五发子弹之前冲过来,那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否则,别想冲过来一骑! 被替换下来的左轮步枪兵也不是无事可做,最后的距离就是他们的投弹表演时刻。 三人一组,两人负责点火,一人负责弹头。 平均每两秒便可扔出去一颗手榴弹,全军半分钟之内能飞出至少三万颗手榴弹! 这种玩法是哥萨克们完全没见过的,对历经千难万险才冲动阵前的俄军骑兵来说,等于挨了当头一棒。 面对几乎遍地开花般的手榴弹雨的密集爆炸,差不多都是连人带马都被炸翻在地。 很多人在断气之前,终于明白了黄皮猴子的强大火力和基本玩法,但为时已晚! 近千冲到明军阵前的俄军骑兵,纷纷自行跌倒,因为遭遇了环状的陷马坑。 这是大明王师对付敌骑的传家宝,一辈子都不能忘。 围绕防御位置挖了整整一圈,有三丈宽,密度到一尺一坑的地步。 除了留下十几条用来给己方骑兵出击的通道之外,其余都被陷马坑给隔绝了。 面对前来给自己磕头的罗刹骑兵,大明王师上下喜收人头! 在明军的猛烈阻击下,一万骑兵最终也只跑回去不到三千,剩下的基本都倒在了冲锋和逃跑的过程中了。 对方的步兵倒是没冲过来,因为一是距离比较远,二是已经被战术导弹给打残了。 最终,舍因不得不带着残兵败将退入喀山城,同时派出亲信迅速去莫斯科求援…… 对面的黄皮猴子的火力绝对是他这五万人所完全不能抵挡的,必须让沙皇陛下再派至少十万人过来,方可扭转战局。 这算是西征以来,规模最大,王师取得战果最多的一场胜利了。 但万礼也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因为喀山城依旧被罗刹人占据。 己部若是暂时不渡河的话,那就一定得找个过冬的地方。 后退的话,自然是不太可能,也没那个必要的,莫不如直接将喀山城给打下来更为合适。 于是万礼命令所部徐徐进兵,包围该城,用重炮直接轰击城墙。 罗刹主力胆敢出城迎战,那就刚好将其一锅炖了! 否则,就等着被活活轰死吧…… 对舍因来说,现在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果选择固守,很明显,对方凭借强大的火力优势,恐怕在寒冬之前就能轰塌城墙,强行攻入城内。 喀山城并非是一座棱堡,该城也达不到准棱堡的防御强度。 当初金帐汗国覆灭之后,从该地崛起的喀山汗国也是一个大型游牧部落。 莫斯科公国在攻占此地后,由于周边敌人并不强大,自然也就不会耗费巨资修筑棱堡了。 喀山城堡的城墙是石头为主,夯土为辅,比原来的木质城墙的防御力自然高出不少。 但依旧无法与棱堡相提并论,无非是内城里的俄式建筑比较好看而已。 在城外敌人的猛烈的炮火下,城墙的石头都被崩飞到几十英尺开外的地方。 固守在城头的俄军士兵也想用重炮进行反击,可是由于射速太慢,很快就被打得哑火了。 几乎每处较为宽敞的缺口位置,之前都应该部署有一门重炮。 但是在双方对射之后,很多炮位里,连人带炮就基本都不见踪影了…… 守军每开火一次,明军炮兵就能开火十次,甚至更多。 哪怕先较射三四次,也能从容不迫地在对方第二次开火之前,将其打成一坨废铁! 半小时之后,守军便失去了大部分重炮,也就意味着以后只能被动挨打了。 更重要的是,俄军骑兵已经向西北方先行跑路了,留下步兵困守城内。 万一守不住的话,就只能向伏尔加河方向进行突围。 就算能跑到河边,面对冰凉的河水,全军顺利横渡也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等十二月伏尔加河结冰之后,从封冻的河面直接走过去。 但是现在才十月初,凭借并不坚固的喀山城,如何坚持两个多月的时间啊? 现在看来,比起喀山这个死地,或许驻屯伏尔加河西岸的下诺夫哥罗德更好。 后悔药是没地方买的,舍因只得命令各部坚守城头,并且做好白刃战的准备。 如果万不得已,也只能连夜向对岸进行突围了,不能让黄皮猴子将己部步兵主力悉数歼灭在喀山城内。 眼下坚守在城内的兵力接近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