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年纪,自然也不是乡下的二傻子。 看到上面的内容便明白了之前瞿式耜露出惊诧与疑惑表情的原因所在。 与其说是陛下冥思苦想出来的,他更愿意相信是北边那位提前透露给其父皇的。 群臣与诸多士子的履历都出自天书,而天书是太子送给皇帝的。 太子知晓东林与商贾的德行,又担心其父皇移驾南都之后继续受欺负。 更重要的是,如果弹压不住士子与商贾的话,会直接影响到每岁供给北廷的巨额钱粮。 故而必须未雨绸缪,给其父皇拿出一个能够收拾贰臣、士子、商贾的法子才行。 这么想的话,一切就合理多了,想来应该如此。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呢?” 等于下三人看完之后,崇祯才开口发问。 “陛下圣明,此法甚为合理,又彰显陛下公允大度之气,臣无异议!” 高弘图首先发言表态,这是皇帝的意思,很有可能也是太子的意思,自己又不傻,怎么可能两头都得罪? “臣附议次辅所言,并无异议!” 刑部只是羁押犯人,傅冠这个刑部尚书只是配合都察院与大理寺审案罢了,故而也不会出言反对。 “陛下,臣以为此法若是实行,可大大简化审案流程,减少所需时间,可谓是绝妙之策也!” 大理寺卿成德是对这个办法极为赞成的,要不然就算是三法司会审,这么多嫌犯也得把他们累个好歹。 “臣无异议,此法条目清晰,分类明朗,想来定是妥贴非常!” 皇帝这么做就等于是在帮自己减轻负担,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泰来也是极为赞同的。 “……臣无异议!” 另外四个人先后表态,作为首辅的瞿式耜也只能从众了。 乍一看此策,觉得很是公平,待仔细想过,却又觉得内藏玄机。 陛下能想出这等浅显易懂兼具厉害非常之策? 瞿式耜是不大相信的,开始怀疑皇帝背后有高人指点了。 若是真有,此人又会是谁呢? 想来想去,内侍应该没这个脑子。 次辅出的主意? 说不定! 有一个名字在瞿式耜的脑海里一闪而过,连他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但再想一遍的话,似乎又觉得由此人献计,便是合情合理之举了。 “既然如此,那三法司便可依以策而审案了!全程无须用刑,朕此番要以理服人!” “是!” 陈泰来与成德私下对视一眼,心忖:好个以理服人! 这分明是个大坑,就等着嫌犯主动往里跳呢! 那逆子所献的计策妙不妙还不知道,但没人反对此策,倒是让崇祯感觉很是高兴。 臣子们不同意的话,崇祯便打算让其献策了,估计也拿不出甚子好办法来惩治这些嫌犯。 对比之下,那逆子的计策毫无疑问就是眼下所能想到的最好法子了。 简单、高效、可行,而且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保住皇帝的声誉! 因为无须用刑,嫌犯是否答应计策里的内容全凭自愿! 待此法实施之后,崇祯想要看看,在整个江南一带,谁还敢跟自己作对! 翌日,嫌犯在都察院受审,第一天审理的都是重要犯人,譬如被戴上贰臣头衔的钱谦益等人。 由于之前是翰林院掌院,加之东林魁首的身份。另外,崇祯之前特意叮嘱,要给这些人一把椅子可坐,作为足够的尊重,钱谦益便享受到了这个超常的待遇。 “钱谦益,本官问你,你在家中宴请他人之际,可知北廷被围,太子率军御敌?”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泰来是审理这些要犯的主官,两位次官是大理寺卿成德与刑部尚书傅冠,首辅瞿式耜和次辅高弘图旁听。 “……在下知晓!” 钱谦益没料到一上来就要回答这种问题,想来对方也是不怀好意,明显是要拿捏自己之前宴客的把柄。 可说不知晓吧,北都被围早就上报纸了,自己明显是在睁眼说瞎话,这样的证词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 要是说知晓吧,又担心陈泰来这家伙对自己步步紧逼,届时场面会越发的被动,那就不好应付了。 钱谦益心里是打算主动认罪的,只要能保住性命便好。 可是对方这气势汹汹的模样,不像是想要留自己一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