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关系,周皇后知晓吴昌时与周延儒的关系。 不但如此,三人都知晓周皇后与另外两人的关系并不一样,有一边的关系是非常特别的,这才是事情的重中之重! 周延儒认为周皇后来信中说太子并不知晓,只是起疑后被其安抚住了,现在只要不节外生枝,一切便可归于平静。 此事具体能平静多久,谁也不知道…… 有鉴于此,周延儒只得放弃了之前的打算,采取戒急用忍的策略。 原因很简单,此事一旦被曝光,从自己口中说出,自己死。 从吴昌时口中说出,那厮必死,说不定案子还会牵连到自己。 那厮在此时选择缄默不语,想必也知道此事的威力非同小可。 想活命就得乖乖闭嘴,不然大家届时都要一并完蛋! 周皇后是否会被殃及,周延儒不清楚,但只要清楚自己和吴昌时肯定会被灭口就足够了! 在这件事情里,周皇后肯定不会说,至于另外两人,管住自己的嘴,才能保住自己的命! “朝宗,眼下情况不明,若是厂卫并未尽快前来,则说明此处并未被其关注。否则,为师便要为你二人另谋一处地方了。” 周延儒还不曾知晓皇帝的用意,目前只知道侯恂被抓,侯方域被悬赏,仅此而已,凭此消息并不能做通盘考量。 “周师,学生此前听说扬州盐商被勇卫营抓捕,食盐被抢来价值百万两之巨。皇帝为充实太仓,下令夺珉其财,已然是不择手段了,与万历时期横征暴敛又有何分别?” 冒襄觉得要不是皇帝向百姓伸手索要银子,众人也不会前去请愿了,更不胡发生后来的事情了,一切都源于皇帝的贪婪成性。 “此事不难猜测,以某看来,要么崇祯是个无道昏君,要么是身边有奸佞刻意为之。崇祯在北都,加税于农户,弄得珉不聊生。如今移驾南都,则加税于商贾,又弄得商贾苦不堪言。搜刮来的钱来被蛀虫侵吞大半,边务告急,此君便杀害忠良为己掩饰错误。如此无道之君先发《罪己诏》,如今又故计重拾,我等百姓又有何理由来拥护之?历朝历代皆亡于昏君之手,而非百姓也!” 侯方域认为天启已经够无能的了,没想到崇祯比天启还可笑。 前面那个是常年不上朝,后面那个天天上朝。 却在关外屡战屡败,在关内弄得珉怨沸腾,似乎还不如前面那个! 倘若这是上天给凡间世人的征兆的话,那便说明朱家已无掌握这万里江山之人,可以改朝换代了!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均是能者居之,昏庸之主必不能长久,早晚会将皇位拱手相让。 只要有利于万珉,有利于东林,换个人来坐皇帝也无妨,换个姓氏即可! “朝宗万不可说出如此狂傲之词,若是被厂卫听到,便是死罪无疑了!” 纵使周延儒见多识广,也被侯恂儿子的这番话给震惊了,没想到此子居然是如此想的。 周延儒无时无刻不渴望重温旧梦,可脑子里也没有从侯方域嘴里说出来的这般想法。 欺君罔上也就罢了,还口口声声要改朝换代…… 一旦被旁人听去,报给厂卫,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说“历朝历代皆亡于昏君之手”倒是没错,可这个不能成为你造反的理由啊! 君为臣纲,作为人臣之子,竟然想要谋反,便是大逆不道了,妄读圣贤之书了。 “朝宗,周师所言极是,眼下乃非常时期,切不可如此莽撞。周师,朝宗也是愠怒至极,其父刚被释放没多久,此番又含冤入狱。李香君倾慕于朝宗,本乃两情相悦,却被太子遣人掠走,实属横刀夺爱。今朝宗又被厂卫通缉,心里难受苦闷,方才口不择言,还望周师多多包涵。” 看看周遭无人,如释重负的冒襄这才给侯方域打了个圆场。 他也知道侯方域苦于李香君被太子劫走,感情倍受打击,又无处伸冤。 此番比上次还要险恶,上次只是侯恂别下狱,而此番侯府被抄,侯恂被捉,厂卫甚至连侯方域都不打算放过了,严重程度非同小可。 冒襄不清楚自己是否也被厂卫通缉,但鉴于自己与侯方域的亲疏关系,若是侯方域有事,只怕自己也会凶多吉少。 周延儒作为前东林魁首,即便此时声誉大不如前,可也尚存不小的影响力,更别说甚广的人脉关系了。 张溥早已北上,魁首钱谦益那里恐有厂卫盯梢,又不敢贸然前去,二人这才将大半希望寄托在这位前辈身上。 “朝宗勿要心急,令尊之事,为师自会尽力而为。你切不可再口出狂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