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据说以死心眼著称的史可法都打算在开封老家开店了,其他朝臣就更别说了。 未接受投献的朝臣毕竟是少数,一下子断了这个进项会让很多人感到无比的难受。 开源节流便是当务之急,用代理取代投献是眼下最好的法子。 朝臣接受投献历来饱受指责,眼下风云变幻,暗流涌动,朝臣逐步减少,最终不再接受投献是大势所趋。 “陛下,臣以为殿下此策虽好,但商贾若是偷逃税款许久,只恐实施起来……” 次辅高弘图率先进言,以他的阅历,太了解这些奸商的德行了。 让一直不上税的商贾变得规矩起来,可不是三言两语给点好处就能实现的。 “太子说大明商贾如此恣意妄为,说到底,便是朝廷给惯出来的。进而变得无视王法,无视朝廷,更无视朕!实施此策须辅以雷霆手段,方可事半功倍!” 崇祯觉得次辅所言不虚,江南这些商贾跟当初北都那些同行别无二致,不死到临头便仍旧执迷不悟。 “臣不知陛下所提及之雷霆手段……” 首辅瞿式耜是同情贫苦百姓的,反对加赋农户,对于一贯偷逃税款的奸商,倒是没那么多的怜悯之情。 “之前北都商贾亦做过请愿之举,被太子派厂卫弹压。每家须缴纳差额,立下凭证,方可获释!” 崇祯是不会说自己如何如何的,一切都是照搬那逆子所为。 既然那逆子能如此行事,自己身为皇帝,又如何不能呢? 当然,江南商贾不同于北都,胆子更大,范围更广,数量更多。 故而成立商会这招已经不好使了,某太子才祭出保甲之策来对付他们。 “太子说保甲之策,上可保朝廷税费,下可安黎珉百姓,可谓是利国利珉。凡南方八隅之地,不愿参保之商贾,要么滚出大明,要么死在大明!” 对付奸商就得用毒计! 崇祯若是不用这锦囊,也对外面这些人毫无办法。 眼下这种情况,只要是可能有效的法子,崇祯都愿意尝试一番。 保甲之策在赵宋时期便用过,想来在大明境内,只针对商户应用,当是好使。 “陛下,当下人心浮躁,流言四起,若是派兵弹压,只恐……” 瞿式耜觉得太子所献之策未免过去激进了,万一真出了大事,该如何收场啊? “首辅可是想说只恐发生珉变?朕此前已知洪承畴所部追杀张逆残部,兵围大别山,进剿藏匿在此地的张逆残部及革左五营等流寇。今已到隆冬时节,进山剿寇异常困难,大军只能采取围困之策。从大别山经水道入长江,再抵达南都,长则五日,短则三日。南都城内尚有勇卫营镇守,朕不信贼子纵有非凡本领,焉能在五日之内来个改天换日?” 某逆子已经为某父皇想好了后手,那就是让洪承畴派兵驰援江南各地。 一旦江南生乱,仅靠勇卫营自身的兵马来弹压是远远不够用的。 洪承畴在冬季也不大可能剿灭藏匿在山区的革左五营,莫不如给他找点活干。 在紧要关头,分兵五万,顺流而下,剿灭江南各地的叛乱,也算大功一件了。 崇祯打算用这招,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调兵的银子还是那逆子来出,无须他自掏腰包。 “陛下,臣以为刀枪无眼,为江南长治久安着想,若非万不得已……” 皇帝这是连最坏的打算都做好了,瞿式耜可是要规劝一下,免得真走到不打不行的地步。 “真知晓首辅所想,朕已不愿看到血流成河之惨状,进而影响到朝廷征税。依朕看来,还是可以严惩少数、宽宥多数为本,若是事态严重,再行考虑出兵弹压。” 崇祯根本不在乎死多少商贾,只关心明年税银的事情。 只不过有了洪承畴的帮衬,最起码无须害怕有人趁机兴风作浪了。 再说江南虽兵力空虚,但也少了可以勾结商贾发动叛乱的将领。 没了兵力为依托,奸商们手里有银子,能组织起来的人马也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 若是没有大量行伍之人加入,其战力连流寇都不如,一击即溃,完全就是个笑话。 “陛下英明!” 话说到这个份上,瞿式耜也不好再进言了,免得激怒了皇帝。 “以太子所言,先在南都城内推行保甲之策,名曰试点,即定点示范。而后扩展到扬州、苏州、杭州三城,进而在整个南直隶展开。经不断完善后,可在南廷所辖八隅之地推广。” 事关重大,没这么玩过的崇祯也没敢一蹴而就,先在南都试试手气。 商贾愿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