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一边笑着一边露出了獠牙,然后一副看戏般的样子看向着董藩。
竟然是皇帝的旨意,董藩不由自主的就打了一个激灵。
他是皇贵妃的人不假,借此大旗,他的确可以横行后宫,也因此在短时间内拉拢了不少人为之所用。但皇贵妃再厉害,也不可能比皇帝更大。
普天之下,皇帝才是名正言顺的天下第一人,皇帝的旨意那是要大过天般的存在。
知道王承恩是奉旨办差之后,董藩是话不敢说半句,甚至屁都不敢放上一个,整个人就站在那里,脸色是红了又黑,黑了又红,最终还是一个字都没有说出来。
而这一切,都落在了那些先是被痛打一顿,跟着被捆绑起来的内务府一众太监的眼中。他们都是奉了董藩的命令,这才敢对坤宁宫下手,不发放给对方物品,尽极踩压之事。
他们原本就是奉命行事,可是现在出了事情,主子却是要抛弃他们,他们如何会不心凉。
“董公公,救救奴婢们呀。”
不知道是谁,眼见势头不妙,开始出声呼救。
这一喊,其它被捆之人也回过了味来,一个个纷纷都开始叫嚷着,“董公公,奴婢们可以为您马首是瞻,所为都是按您吩咐做的,您可不能不管我们呀。”
“是呀,董公公,您要出声救救我们,若是我们出了事情,以后谁还会在听您的命令行事呀。”
求救之声是一句接着一句,有些人还生怕董藩会不理会,甚至还出言进行着威胁。
只是对这一切,董藩都采取了充耳不闻。
这可是皇帝下的命令,他只是一个太监而已,便是连自己的主子都要讨好皇帝,他又算个屁。
深知继续留下去,那是讨不到半点的好处。索性他便心一横,转身就走,连一句像样的场面话都没有留下。
董藩就这样灰溜溜的离开,这自然引来了内务府这些太监们的一片叫骂之声,他们或许知道这一次是想活都难,索性便先骂上一个痛快再说。
这些骂声十分的难听,可以想见,用不了多久,整个皇宫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情。董藩也会因此而威信大降,可是做为对手的王承恩,脸上却是丝毫看不到有什么欣喜之态。
他是知道现在五皇子一系的实力很强,是属于他招惹不起的存在。而只要这一系没有倒,那想要扳倒董藩便是极难之事。而即便他想办法强行做到了这一点,但没有了董藩,可能还会有王藩,李藩,他总不能全都对付了吧。
说到底,人家的靠山无事,便是扳倒也是无益,这也是为何王承恩没有借此事对付对方的原因所在。
不能完全的扳倒,不如就留着他。而一个威信被打击的董藩,威胁已没有以前那般强大了。
......
乾清宫。
崇祯撤去了所有伺候的太监和宫女,然后与朱常澄来了一番的长谈。
谈话的时候,崇祯的姿态放得极低,那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中不乏一些个哀求之言。
谁说皇帝就不能低头了,一切都要看他的对手是不是比他还要强大而已。
朱常澄的态度很不错,先是再三保证自己的七弟绝没有造反之心,跟着又表示,这一次是袁积安的手下先招惹了龙兵,那以自己七弟的性格,是必然要打回去的。
不如此做,以后如何还统帅三军呢?
对这一点,崇祯是理解的,也表示,李千叶的确该死,但其它人并无什么过错,是可以放过一码的。
“皇上,臣听说,已经有旨意让袁将军带京回师,这样做不妥吧。若是袁将军笃定没有参与这件事情,那为何不留下来与臣弟解释一个清楚呢?”眼看着崇祯和自己说了这么多,自己也解释了这么多,但崇祯还是想在逼自己表态,要求朱常武不要由着这件事情做文章时,朱常澄也有些生气了,出声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崇祯闻之便是愣然。
上午刚与刘文炳和孔庆东他们做出了召袁积安回京的决定,怎么下午朱常澄就知晓了呢?
这些人做事也太不谨慎了,就算是消息瞒不住,也没有必要弄得满城皆知吧。
心中有些恨刘文炳等人做事太不严谨,但面对这个问题他还是要回答的。“哎,袁将军回京之事与炎王并无什么关系,是祖大寿带兵要回京师,为了京师更加的安全,才有人向朕提议,朕才答应的。”
崇祯的反应还是很快的,找寻的这个理由也算是不错,但像是朱常澄这样的人,又岂是那么好糊弄的。
这分明就是袁积安心中有鬼,不敢直面朱常武,这才寻了这么一个理由,让他回京的。可现在,却是说的如此之冠冕堂皇,这分明就是崇祯想要保袁积安。
“哎,皇上,袁将军的手下勾结倭人,对龙兵出手在先,这是不争的事实。凭着这一点,以臣弟的脾性,怕是不会轻易的放手。臣建议皇上,还是要做好把罪魁祸首交出去的准备,若不如此的话,怕是...怕是臣是无法在这件事情上说上话的。”
朱常澄的话很是委婉,尤其是说到怕是两字的时候,还有意停顿了一下。但崇祯听得出来,这哪里是朱常澄所说的那般简单,怕是他如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