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参谋长是兴登堡,因此兴登堡承受了相当一部分压力。 不过好在之前还有两任参谋长小毛奇和法金汉,他们也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压力。 只不过因为兴登堡目前还活跃在德国政坛,因此他是承受压力最大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为这些协约国飞机的骚扰,再加上前线战事的频繁失利,让以兴登堡为首的军政府的威望下降了一大截。 甚至有不少非容克贵族的军方高层开始发难,表示正是因为总参谋部的瞎指挥,导致目前德国所面临的困境。 这些人要求兴登堡将权力还给德皇威廉二世,不要让德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其实相较于比较极端的容克贵族和军政府来说,威廉二世统治时期,德国政府还是多了一些理智的。 更重要的是,威廉二世可不是坚定的主战派。以威廉二世为代表的利益团体,他们更像是均衡派。虽然希望战争获胜,但他们也能接受战争的失利。 毕竟对于威廉二世来说,自己的皇位才是最重要的。像兴登堡这样直接架空威廉二世和政府的,才 是德国皇权和政府的最大威胁。 虽然军方和民间已经有了一些声音,但兴登堡绝对不会理会这些人的疑问。 开什么玩笑,兴登堡好不容易才架空了威廉二世的权利,获得了军政府的实际统治权。 他根本不可能因为国内一些人的言论,就将自己的权利拱手还于威廉二世。 毕竟威廉二世被架空也是有怨言的,而作为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兴登堡绝对是威廉二世所记恨的人之一。 敢返还权利给威廉二世,兴登堡就等着被威廉二世清算吧! 虽然看起来危机重重的是德国人,但协约国的消耗同样也很巨大。 发动战争仅仅半个月,俄国人又再次向澳大拉西亚求援,请求购买更多的武器装备。 如果是在以前,阿瑟还会想办法拖一拖俄国人,为自己创造更大的收益。 但现在,阿瑟想都没想,直接答应了俄国人的要求。没办法,就算澳大拉西亚不向俄国出售武器,后面还有个美国口水直流地盯着各国的军火贸易。 如果澳大拉西亚拒绝这份订单,美国人绝对会横插一手,接手这份订单。 与其让美国人赚钱,还不如澳大拉西亚辛苦一下自己把这份钱赚了。 更何况,更加强大的俄国对于阿瑟来说也是一个好事,至少俄国的君主制应该能够再维持一段时间。 阿瑟清楚的知道,俄国君主制的最大威胁,就是控制莫斯科的工人联盟。 俄国临时政府想要的其实是君主立宪制,这也是阿瑟能够接受的。 毕竟君主立宪制也是君主制,一个有威望的君主还是能掌握一定的权力的,就比如之前的维多利亚女王。 甚至君主立宪制还是有希望转变为君主专制的,一个有威望,深受民众爱戴的君主就可以做到。 但如果转变成工人联盟所希望的共和制,想要再恢复君主制,那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自己的头上平白无故多一个凌驾于自己之上的国王,这个国王还会分走政府的一部分钱财,甚至还能趾高气昂的命令自己。 1917年9月1日,兴登堡精心筹划的大反攻终于来了。 南部战线百万德军突破了协约国的防守,主要是突破了意大利军队的防守,甚至一度靠近马恩河沿线。 要知道,巴黎可就在马恩河的下游,距离德国人的前线只有100多公里。 德国的这一反攻让协约国有些慌了,要是巴黎沦陷的话,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对于协约国的打击是无与伦比的。 毕竟西线1000万的协约国军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法国人贡献的。 如果真的让德国人偷袭成功,迫使法国人投降,那剩下的协约国军队能不能扛住德国人的进攻可是个问题。 为了支援法国人,同时是服法国政府和民众的心情,英国人紧急宣布再向西线支援50万军队。 意大利也在协约国各国的压力之下,增兵20万堵住德国人的进攻。 这时候,之前预留的将近200万预备部队就有了用处。 随着协约国总司令部的一声令下,盘据于马恩河沿线和凡尔登后方的预备部队开始频繁调动,意图将德国人重新赶回原来的前线。 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在距离巴黎70公里的马恩河河畔,上百万协约国军队成功阻挡了德国军队的进攻,并且将德国军队打退了20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