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还远远没有结束。在他成年之前,他还要接触一些体育运动,包括一些乐器和绘画等等,才能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在军队度过自己几年军事生涯之后,威廉还要在大学进修一段时间,那时候他可以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学习政治,经济和管理的同时,了解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比如生物,物理,化学等等。
这样的课业不可谓不繁忙,不过,阿瑟对于威廉彼得甚至是乔治这些小家伙的学习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的。
阿瑟也在一直给他们灌输作为贵族,特别是王室成员的责任,这也让他们对于学习并不排斥,甚至是主动的学习,努力为阿瑟分担一点责任。
决定迁都之后,政府的搬迁动作还是比较快的。
2月7日,政府的各部门框架已经在圣阿瑟堡的政务院搭建完成,只等着人员的入驻就可以进行工作。
众议院,国家法院也已经全部转移到了圣阿瑟堡,悉尼的国家法院则正式改名为悉尼领地法院,作为悉尼领地的最高法律机构。
唯一没有搬迁的是斯蒂德大主教,他仍然会留在悉尼大教堂,澳大拉西亚的宗教中心仍然会留在悉尼。
当然,新教协会和宗教协会还是搬迁到了圣阿瑟堡,这两个协会的会长也仍然是斯蒂德大主教。
圣阿瑟堡教堂的建设才刚刚进行,悉尼大教堂也是目前澳大拉西亚最大的教堂,是最能代表澳大拉西亚国教的。
1926年2月11日,伴随着一大批文件和资料运输到圣阿瑟堡,几乎所有的内阁官员们也正式搬迁到了新的首都,正式入驻更加庞大的政务院。
搬迁到新的地方之后,内阁政府就开始了运转,并且在2月15日,就是悉尼的首都地位正式被废除的当天,内阁也正式宣布圣阿瑟堡作为澳大拉西亚新的首都。
2月16日,迁都的第二天,阿瑟就召开了一场会议,讨论迁都后的善后处理工作,以及政府接下来的行动。
会议上,阿瑟先是表彰了政府迁移的迅速,随后这才将目光看向了诸位内阁成员,询问内阁在政府迁移中遇到的难题,以及在新的一年中的重点工作计划。
“陛下。”教育大臣凯洛·杰斐逊率先站了起来,一脸恭敬但十分郑重的说到:“我认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始在圣阿瑟堡建设大学。”
凯洛部长解释道:“圣阿瑟堡已经正式成为我们的首都,并且人口也超过了25万,很有必要拥有至少一座大学。
如果我们的首都都没有大学的话,这会极大程度的降低我们的教育在其他国家民众心中的印象,也会提高首都地区民众的就学压力。
我的规划是,建立国家大学圣阿瑟堡分校,并且修建一座圣阿瑟堡农业学校。
首都附近地区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修建一座农业学校也有利于促进首都地区的农业发展。”
虽然圣阿瑟堡只是一个人口刚刚超过25万的小城市,但因为它是澳大拉西亚的首都,也就代表着圣阿瑟堡必须得拥有1到2所大学来装门面。
但从零开始修建一所大学要的时间太多,这也是凯洛部长提议修建澳大拉西亚国家大学圣阿瑟堡分校的原因。
澳大拉西亚国家大学是内阁政府出资修建的第一座大学,对于澳大拉西亚的寓意不可谓不重。
虽然圣阿瑟堡已经成为国家新的首都,但在圣阿瑟堡建立国家大学的总校是不现实的。
毕竟在悉尼的国家大学已经发展的根深蒂固,不仅学校的规模十分庞大,也是目前在校人数最多的大学之一。
凭借着悉尼优越的地理位置,澳大拉西亚国家大学每年可以吸引数百名国外留学生,再加上自身每年上千名新生,让国家大学的学生总人数已经突破上万人。
这样的一座大规模学校想要搬迁到圣阿瑟堡是不现实的,不如凭借着国家大学的庞大,分离一部分教师和设备,在圣阿瑟堡建立一座新的分校。
首先,国家大学的名望和地位就注定了分校的水平也不会太低,是完全能够满足首都地区民众对大学的期望的。
其次,凭借着悉尼国家大学的帮助,圣阿瑟堡分校的建立也会比较顺利,进度也要比从零开始修建大学快得多。
有着圣阿瑟堡分校的先例,将来国家大学也能在更多的城市建设分校,彻底打响国家大学的名气。
听到凯洛部长的提议,阿瑟点了点头,十分重视的说道:“修建大学是必然的,教育才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关键。凯洛部长我们国家现有的大学数量有多少?”
“陛下,目前的大学数量已经达到47所,每年能够为我们培养大学生人才超过4.5万人。”凯洛部长连忙回答道。
在澳大拉西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大学的数量也是在不断的增长的。
但这样的大学数量和每年培养的大学生人数还是不满足阿瑟的要求,相较于那些老牌列强国家来说,澳大拉西亚的高等教育普及还是太差。
不过考虑到澳大拉西亚不满3000万的人口,每年4.5万的大学生毕业人数也已经超出预料了。
至少在目前的澳大拉西亚,大学生的学历虽然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