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别被他们外来人抢了去。一时间粮价猛涨,城中许多老人知道饿肚子的滋味,每日顶着雨,天还没亮就去粮铺门口蹲守,怎样都劝不走。 杨朝省颇为无奈,把散播谣言的抓了起来。 程家粮仓占地甚广,杨朝省从头走到尾,看着大半腐朽的稻谷,摸了摸胡子,十分痛惜:“怎么烂了这么多,但愿赈灾粮款早日送到。” “送不到。”洛听风冷声道,“他们连军粮都敢缺斤短两,会在乎这些?我总在想,国库是不是已经空了。” 杨朝省认真思索一番,郑重说道:“还不至于。” 怎么能空!他一把老骨头,不能白给人干活! “那劳烦您写信回去催一催,他们欠下的东西,最好早日还清。” 皇帝借来的东西从没有还回去的先例,先不说洛家是名门,洛听风的母亲出身西北秦家,富可敌国,两家联姻,将军与巨贾结合,国库眼红,皇帝忌惮。大璃将才稀缺,皇帝还指望洛家人领兵打战,在没彻底平乱之前,直接找理由抄家肯定不行,那便先削一削他们的金山银山。不知谁提出的馊主意,拿国事试忠心,军粮可缺,战马可缺,盔甲、兵刃都能缺,试到后来,皇帝以为“万众齐心”,第一次说“借”,借一家两家,第二次,第三次,四家五家,拿得理所当然,拿完还有“赏”,谓之恩赐。 杨朝省光是想想就肉疼,与那些钱比起来,孙程简直微不足道。他们君王做事,着实有些荒谬。 朝中老臣哪个不是自诩忠君爱国,杨朝省是个异类,他们杨家人有种颓丧之气,不管上面是谁,到头来都是要干活的,他们信奉活过一年是一年,大不了就死嘛,十八年后也不想做人了,做人好难,死得干净利落最好。可就是这样的人,也会有认真做事的时候。 杨朝省当了几十年官,累得想死,想他杨家在京城也算有头有脸,到头来还是要给别人干活。但让他闲着吧,他又想着难得人间走一遭,吃了那么多苦,总不能白活一场。在最后这点上,杨家与洛秦两家观念一致。 杨朝省提起另一件事:“北方也是大雨,老夫隐约听闻奉北使臣为了不耽误行程,加紧步伐提前上路。” 洛听风并不惊讶,淡淡应了一声。 杨朝省瞧他反应,知道他早已知晓。 大璃邻国甚多,互相之间大半相处融洽,只有两三王朝野心勃勃,并且都传出过轻贱他族女子的恶名,以奉北为例,曾有邻国试图以和亲交好,消弭仇恨,仅过一年,他们送出去的公主在奉北皇帝的后宫中自尽身亡。此类事件屡有发生,久而久之,和亲一事成了各国之间心照不宣的禁忌。 唯独他们大璃皇帝的眼睛好像被纸糊住了,先帝不想打仗,差点将女儿送走,好在最后关头悬崖勒马,没有酿成悲剧。新帝即位后,又将正值妙龄的妹妹送走,他将仁义修睦的道理贯彻到底,不愿乘胜追击将人打服,只想井水不犯河水,各自过好安生日子,对方并不如他所愿,多年来,两国纠缠不休。 长公主忧虑皇帝将她女儿送给奉北,所以不让舟舟立即回京。 杨朝省是两朝老臣,知晓君王脾性,当年和亲的举措令他细思极恐,总觉得这个举动不止源于国事,其中肯定掺杂了天权皇帝与长公主的私怨。 许多年前,他们两位各自为皇子和公主时,天权皇帝就时常被人拿来与长公主比较,后者只输在是女儿身,所以当年先皇犹豫派哪位公主去南边和亲时,身为太子的天权极力推荐长公主,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妹妹会提枪上马,最后还胜了。那之后,就连他父皇都发出了和别人一样的感叹:偏生得女儿哉! 兄妹二人嫌隙深远。 京城无人不知,长公主对和亲一事深恶痛绝,她生下女儿后,皇帝不顾劝阻,将与赵山岚关系亲密的小妹送到南边,很快又将年幼的舟舟封为容和郡主。他好像站在云端俯瞰赵山岚:看,这是朕不同于你的权力。 赵山岚亲身上战场,为的绝不是日后将女儿送去他国任人糟践。 但是他们这位皇帝……杨朝省无可奈何地叹息一声,这么多年,天权有意无意一直在打压赵山岚的势力,他双眼被蒙看不懂人心,肯定误解了赵山岚这些年放着女儿亲事不议的用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长公主如此溺爱女儿,亲事必然不会强求,而皇帝自大,以为赵山岚在向他示弱屈服,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之中。 奉北未降时,就算没有和亲必要,天权帝经宠臣点拨,十分想给舟舟赐婚,林相家的小公子倾慕舟舟美貌,皇帝刚刚萌生出牵线的念头,那位小公子坠马断腿,不能人道。 后来他又选中尚书家的公子,那位公子身强体健,就是身体太好了,还没成婚,儿子已经有了三个,消息传出来那日,天权帝正召长公主入宫商议此事,他们闹出的动静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