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北朝帝业
  4. 1243.第1241章 万马齐喑
设置

1243.第1241章 万马齐喑(1 / 3)


第1241章 万马齐喑

公元531年,高欢率领着从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手中获得的六镇军民离开晋阳,进入河北,不久后便在信都建义,率领六镇镇人与河北豪强们起兵反对尔朱氏,由此拉开了高氏一族统治河北的序幕。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信都也可以称得上是高氏的龙兴之地。因其地处河北腹心之地,在高氏于河北建立起统治以来,便鲜少受到战争的骚扰。可是现在,战火又再次蔓延到了信都。

在卢正山兄弟们主动作为内应配合之下,高乐轻取广宗城,在广宗稍事休整之后,便率领麾下人马直向信都而去。

此时的信都城中,任城王高湝也早已经从溃退归城的军士们口中得知高孝瑜与魏军遭遇并交战不利的消息,忙不迭下令修缮城防,并且向左近诸方遣使求援。

高乐此番从邺城向北进军虽然只有五千精骑,但是除了这些作战的将士之外,所配给的随军参谋数量也是不少,而且多是关东世族出身,除了卢思道之外,还有清河崔氏、崔之子崔瞻,以及同样出身陇西李氏、李泰的堂兄李倩之等等。

这些人虽然上阵杀敌的勇力并不出众,但是在别的方面却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诸如卢思道的劝降书文招降卢正山兄弟们,而他们这些世族成员们之间的关系往往盘根错节,平日里未必有什么共同的利益或是牢固的联盟,可是在这种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时刻,哪怕只是瓜葛牵连,去游说统战起来也能事半功倍。

高孝瑜在广宗城中被擒获后仍然态度顽固、不肯配合,但卢正山兄弟们态度却很积极。他们在投诚之后才发现城外随军的不只有堂弟卢思道,还有表兄李倩之,而且李倩之已经被唐王委任为冀州刺史,只待攻拔信都之后即刻便可上任行政、镇抚地方,他们心中自是大喜。

李倩之早年也在北齐担任过官职,后来才又前往关西,因此与卢正山兄弟们也并不陌生,见到他们后便笑语道:“唐王今遣义师驱逐贼虏、复治河北,前入邺城不见诸亲友来迎,心中已经深感失望。幸在贤弟等如今总算不再一意孤行,勇于匡正归义,我会进告唐王你等日前多有身不由己,但诸贤弟也要助我平复冀州人情、稳定域内局面!”

“前遭乱众裹挟,未能居城静待王师,心中已是懊悔不已。表兄如今执义而来,我等自然勇为先驱,期望能够尽快平定冀州!”

卢正山兄弟们闻言后也都连连点头称是,心中的确是有些懊悔。之前他们这一系的族人因为自觉得与高氏关系密切,留在河北要更有发展,因此在卢叔虎一家西行的时候没有跟随。

此时又听李倩之说因为没有留在邺都,致使唐王心生不满,他们心中自然不免更加的后悔,只想在之后的行动中有所表现,从而获得唐王的谅解与赏识。

不过尽管卢正山等人很想再有所表现,可是接下来可供他们发挥的余地却实在不大。他们这些关东世族得以立足于北齐,主要还是以清流贵幸大的面目,早已经脱离乡土久矣,而且真正掌握冀州乡情势力的也另有他人。

高乐在率军抵达信都城下的时候,部伍规模也有所增长,除了在广宗城所受降的高孝瑜所部人马之外,沿途也有其他豪强率领部曲投奔而来。

须知高乐所出身的渤海高氏也曾经可以称得上是河北豪强之首,尤其在高欢信都建义的初期,在高乾、高敖曹兄弟们带领之下的渤海高氏更是享有着河北豪强宗主一般的地位。

不过随着高氏兄弟先后亡故,同辈中唯一剩下的一个高仲密尽管在西魏仍然荣居高位,但是也已经离乡久矣,对乡土的影响力也是锐减。

同样出身渤海高氏的高德政早年间虽然深得高洋的信任而在朝身居高位,但也一直希望能够重返冀州乡土重新经营其乡土势力,但最终而是未遂而亡,使得渤海高氏无论在朝在野的影响力都是断崖式下跌。

不过高乐这一次作为魏军这一支人马的主将率军颇为强势的姿态重返冀州,还是让许多人重新回忆起了渤海高氏旧年在乡里的荣光,再加上出于各种趋吉避凶的判断,所以也有很多乡里豪宗率领部曲投入其麾下。

信都城中守军不多,因此高湝也只能困守城中,不敢主动出击,眼睁睁看着城外的魏军不断的吸纳周遭豪强部伍,队伍规模越来越壮大,一时间也是不免心急如焚。

高湝倒也并非一无是处的庸才,虽然自身并无把握击退城外的魏军,但是对于局势也有着自己的一番分析,他召来府下冀州司马封询说道:“乡人多愚昧、寡见识,趋利避害,鲜少远见。

今魏国使高司徒族子来伐,所贪无非乡人因循乡义、畏惧时艰而从贼助乱。司马一族亦地表雄族、乡里首望,今若为其所毁,日后恐怕难容乡里!今我固守信都,请司马速奔乡里,为我请封渤海为援。若能挫敌城下,则君一族必为保全河北之首功!”

渤海高氏衰落之后,取而代之的便是渤海封氏,也不能说是取代,讲到乡情势力的掌控,封氏本就不逊于高氏,不过高乾早年间闻名洛下、高敖曹则以武功盖世,才使得渤海高氏早年压过封氏一头。

封氏虽然低调,但却更加的扎实,无论与关东世族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