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赵亨义不承认自己掌握了屠龙术,并且对这种传说中只有皇族里继承大统的人才能够学的手段表现的嗤之以鼻,可喜宁和宋应安依然用怀疑的眼神打量他。 “喜宁,你对陈妃以及宫里的行事规矩懂得多,你想个法子出来,让咱们毫无制约的前往琼州府。” 赵亨义越想越觉得如果真的能在琼州府站稳脚跟安心发展,将会是自己难得的机会,“兄长,这些日子你一直颓废,但如今咱们有新的事情要做,我不管你心中究竟如何想,但眼下必须听我的,我要给你安排活计了。” 这些日子,宋应安虽然表面上看似平静了许多,可他内心的煎熬并没有减轻多少,这些赵亨义都看在眼中。 甚至为了重新振奋这位兄长的精神,赵亨义把自己编纂一半的书稿都送给了宋应安看,可显然,宋应安要么没看,要么没看懂。 说白了,以宋应安眼下的状态,是无心读书的,更没精神真正的仔细打量赵亨义弄出来的新学说。 赵亨义知道想要让宋应安从这种状态之中走出来,要么等他自己想明白走出来,要么交给他紧急复杂的事情处理,让他不得不重新燃起斗志。 陈妃娘娘派人送来的旨意,可真是时候啊! “亨义你放心,为兄一切都听你安排。” 宋应安多少打起点精神,虽然他依然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个多智近妖的贤弟对琼州那种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这么感兴趣,可他也是有决断的人,自认连累了赵亨义,如今自己又没了心思揣摩事务,当然是唯赵亨义马首是瞻。 喜宁也搞不懂赵亨义想要干什么,但他听命习惯了,又在之前被赵亨义折服,加上苗小玉的关系,自然也是听命行事。 赵亨义让两人去为近四千人的团练集体前往琼州府做准备,自己却趴在张启成送来的舆图上细细盘算。 从舆图和张启成送来的情报来看,如今琼州府荒凉的很,貌似有点人气,适合驻扎的地方仅仅只有海口一地。 那里算是琼州府人口最稠密之地,又有大大小小的海港方便运输物资,看似是一个适合团练驻扎的好地方。 可这样的地方,必然鱼龙混杂,各种利益纠葛复杂,甚至极有可能牵扯到一些世家大族在海上的勾当,赵亨义的人驻扎在那里,反倒不方便施展。 海口的利弊都极为明显,可对于赵亨义而言,反倒更看重其中的弊端。 琼州府的环境不比内陆,那里海运发达,只要有合适的码头,出了海可以说是处处都是路。 单单因为物资运输方便,就把未来的基地选在海口,多少有些得不偿失。 至于劳动力……别说琼州自身本就缺人,即便赵亨义把未来的家安在海口,依然要面对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还是要在流民身上想主意。 况且,赵亨义相信,只要手里有充足的银钱,只要自己手下的势力真的发展起来,即便是在荒芜的琼州府,也会演变出来虹吸效应,能够做事的人,会自己跑到赵亨义的地盘上谋生。 只不过,撇开海口另觅他处的话,前期会辛苦一些。 但是,一旦熬过前期的艰难时候,那么赵亨义就能够拥有一个几乎完全受自己支配的根据地! 和这样的诱惑相比,海口的那些便利就不值一提了! 在舆图上翻翻找找,以赵亨义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琼州府,只觉得这个大燕国人人避之不及的蛮荒之地堪称处处都是宝藏啊! 但凡把思维放宽到利用海运和海上贸易的范畴,琼州府适合安身立命的地方,简直不要太多! 最终,赵亨义把目光停留在了三亚湾。 那里有优渥的自然条件,海运优势明显,后世的三亚港也极有名气。 便是大燕国立朝之初,此时还名叫临川港的三亚港还算商贸繁华,以盛产石蟹和原盐出名,是不错的盐渔港。 但是随着人口逐渐减少,夹杂各种不为人知的原因,三亚港或者说临川港在百十年前被朝廷废弃了。 如今那里恐怕又重新变成了不毛之地,不过对于赵亨义来说,却是个极好的布置基业的地方。 只是具体的情况,还需要细细探查过之后才能做决定。 赵亨义用炭条将舆图上的三亚湾圈了起来,转过头开始准备前往江陵城面见传旨太监的事情。 对于举家搬迁去琼州府,犹如被流放一般,苗小玉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 “夫君就是小玉的一切,夫君去哪里,小玉便跟着去哪里。” 丝毫没有表现出对琼州府那等穷山恶水有所担忧的苗小玉轻轻抚平了赵亨义衣服上的褶皱,“夫君,你向来心善,留在这里整日听闻朝堂的营营苟苟,心里郁气,当真不如带着我和妹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