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申科在看完了整份技术文件后,也算对你德佬为什么要用如此高的战斗部装药量有了了解。 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是,既有历史中的德国佬直到战败也没用上无线电近炸引信技术。 这种非常好用、可以成倍提高防空炮对空拦截效率的高级引信,在这条被马拉申科的蝴蝶效应篡改过的时间线里,其实也和原本的既有历史一样,属于美利坚专属而三德子没有的一款“高科技”。 但这不光影响到德国佬的防空炮作战效率,还衍生出另一个同样蛋疼的问题。 德国佬的防空导弹没有合适的引信,虽然能持续紧跟目标方向进行追踪飞行,但缺乏可用的近炸引信使得防空导弹的理论杀伤率极低。 此种情况下,真要想对盟军的轰炸机造成有效杀伤,那就必须进行实际物理接触的碰撞才能做到。 但这实际上绝非易事。 别看轰炸机块头巨大、好像很好打,但飞在高空中那么小一个小黑点,在导弹和轰炸机的相对高速运动状态下想要准确碰撞命中、触发碰炸引信引爆战斗部装药从而击落目标,这一听上去还算简单的过程实际要做其实非常困难。 德国佬没有探索出足够可靠的导弹自寻的导引头技术,想要用碰撞引信的防空导弹拦截高空目标几乎是痴人说梦。 能够让导弹在飞入杀伤范围内就自动起爆的无线电近炸引信技术也没有,两条能让防空导弹发挥有效防空作用、提高对空杀伤率至可接受范围的路都走不通,那咋办呢? 主导项目的脑子多少沾点德国佬设计师想出了一个歪路子:通过物理连接导弹的飞控导线传输电信号击发电导引信,从而在想要导弹起爆的时候引爆战斗部装药、毁伤敌机。 这么做其实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知道德国佬唯一对轰炸机的有效观测方法便是地面目力观测,就算有高倍率缩放的先进光学通道加持,那说白了也还是“更高级的目力”而已。 这也就意味着德国佬要在这种导弹发射后,通过持续目力追踪来判断其是否接近到对敌轰炸机的有效杀伤半径,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向导弹传递电信号来起爆战斗部装药,从而用一场“贴脸大爆炸”来炸毁敌轰炸机。 这么搞最大的问题在于,单凭人的目力其实很难判断导弹是否足够接近敌军轰炸机编队。 光学通道里的敌军轰炸机都只是个小黑点,导弹?导弹那就更别提了。 要不是导弹屁股喷火的话可能连飞出去的导弹在那儿都不知道,实时判断导弹的飞行高度再决定是否起爆,更是一件非常扯淡的事情,这年头的德国佬手里可没有火控计算机,难不成还靠手算来计算导弹的实时动态高度进而决定是否起爆吗?扯淡的问题真的不要太多。 就和德国佬众多的末日武器一样,这款防空导弹从一开始设计的就有问题、很多设计理念都不成熟就强行上马开始研发。然后研发还没经过完整可靠性论证就开始试验弹的试制,德国佬是多把这玩意儿当成救命稻草一样的存在,也由此可见一斑。 但不管怎么说,德国佬最起码还是做到了“可被控制”的主动起爆权,不再是导弹打出去跟个铁棍一样纯纯往上捅,捅不中就炸不了的彻底歇逼,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也确实是实现了一大进步、值得肯定。 然后,科技树越点越歪的德国佬开始顺着已经走错的歪路子,继续解决这条歪路上的下一个难题。 德国佬知道问题也知道弱点,明白想要通过目力判断导弹飞行高度,和轰炸机编队所在高度是否靠的足够近,其实是一件非常扯淡、很容易误判的事儿,就算手里有反复测试过的多种路径、多种发射角的导弹射表做参考也很扯淡。 为了提高导弹的杀伤率,德国佬想到了另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硬堆巨大量战斗部装药来增加有效击落的杀伤半径。 按照德国佬设计师的想法,只要我战斗部装药足够多、有效击落的杀伤半径足够大,那么就算目力判断来手动起爆的误差距离比较大也没问题,谁让我爆炸覆盖范围大呢?足够大的爆炸范围是可以解决精度问题的,那位“神神”一样的德国佬设计师对此坚信不疑。 所以就有了马拉申科在战场上遭遇到的那贵物玩意儿 一款弹体里除了极为有限的燃料段与发动机,加上线控导引头部分以外,巨大弹体里的其它部分就全部都是战斗部装药的“精确制导航弹”。 哦,还是带动力段的航弹,不是普通的无动力惯性铁炸弹。 讲真,不论怎么说、怎么想、怎么理解,这么个东西能诞生出来那本身就已经足够行为艺术了,全身上下都是“凑合、将就、应付差事”的缺点和问题,毫无疑问是个贵物。是你三德子到了末日将至的最后时刻时,脑子多少沾点的最好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