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申科已经指挥部队发起过无数次进攻冲锋,但或许这次是迄今为止最不一样的一次。 没有疯狂顽抗的德军轻武器射击,也没有按理说离着老远就应该居高临下开始打的反坦克炮火,更不见铁拳或者反坦克导弹一类的投射物飞来,在前方冲锋道路上唯一等待着的便只有那冲天而起的黑色蘑菇云,以及那死一般的沉寂。 “妈的,太安静了!是不是什么地方不对劲?” “会不会莫不是那些德国佬真的全都死光了?” “我不相信,这怎么可能?我们打了这么多仗,你见过哪次火力准备是直接把所有德国佬全都灭了个干净的?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驾驶员不安、装填手怀疑、炮手不解,马拉申科手底下这坐了满满一车的哥几个就没有一个是毫无反应的,这反常的战场情况已经超出了寻常一般认知,甚至于就连马拉申科对此都是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只是保持镇定中开口下令。 “继续前进,如果还有活着的德国佬,我们很快就会遇到,要不了多久!各就各位保持警惕!” 换做是通常情况,马拉申科无论怎么讲,都是坚决不会认为防线上的德国佬就这么死光了的。 也正如伊乌什金所说,进攻前的火力准备干死了所有的德国佬,这么说根本就不符合逻辑常识,但这次不同。 马拉申科从没见过18颗煤气罐几乎是一齐投下、密集轰炸后的场面是啥样的。 马拉申科不光不知道杀伤效果具体怎样,无法依照已有的经验做预期评估,甚至于连猜测德国佬的伤亡情况都做不到。 没办法,这已经是超量超饱和打击了。 煤气罐这种东西本来就是极其罕见的物件、很少使用,但凡是投入实战的战果,哪一次不是在地动山摇中把德国佬炸得满面桃开、屁滚尿流?这种杀伤力巨他妈炸裂的东西一口气丢下来18颗是什么效果? 马拉申科吃不准、也猜不透,更何况在这18颗超饱和打击的煤气罐之前,还先有排山倒海一般的集团军级炮火准备,几乎把整个泽洛高地半坡腰烧成了火焰山,已经给予了德国佬以绝对不容忽视的沉重打击。 想要知道具体的打击效果就只有一个办法:亲自上到半坡腰上去看看现场情况、实地走访,所谓“没有实地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基本就是这么个意思。 齐装满员进入100%全盛姿态的领袖师在这 库尔巴洛夫的主力 如果抛开领袖师这特殊编制和部队架构不谈,拿一般寻常的红军部队编制来看。 马拉申科这大手笔的 放在对泽洛高地这种战场宽度有限的仰攻冲锋战场环境下,马拉申科一次性投入如此高密度的攻击部队看似是很冒险的。 如果德国佬的抵抗顽强、火力猛烈,密密麻麻挤在向上仰攻冲锋道路上的领袖师就会成为靶子,任由德国佬扼守高地乱射一气带来巨大伤亡,一旦一口气啃不下来德国佬防线甚至连撤退都难。 这几乎就是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冲锋,到底是领袖师的攻击能量够强,还是德国佬的防线够硬,二者间谁高谁低将会直接决定谁能笑到最后。 “差不多了,让步兵下车准备冲锋!各车组机炮机枪就位,准备掩护!慎用大口径主炮,当心误伤友军!” 一路轰鸣咆哮着向上爬坡冲去的领袖师机械化集群,已经接近到了德国佬防线前的最后档口。 机械化步兵闻令立刻从步战车尾舱中鱼贯而出,紧握着手中ak跟在四散分开,徒步跟在己方步战车和坦克身后准备发起最后冲刺。 冲在最前方的重型坦克高昂起炮管、挺起同轴与车顶机枪直对前方,紧跟坦克左右与身后的步战车们一样是炮塔转动、炮管就绪,但凡面前的视野内出现任何敌军软目标和轻装甲目标,都能瞬间用泼水般打去的弹幕将其撕成碎片。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短兵相接的战斗爆发的那一刻,不管是紧跟在己方装甲车辆身后、亦或是身居装甲车辆当中的红军战士们,全都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但那令人捉摸不透的诡异寂静却仍在持续. 200米、100米、50米、25米. 一片荒芜炽热的德国佬防线上别说是枪响打炮、铁拳四射,现实情况是就算都冲到贴脸的距离上了,也还是死一般趁机的连个人毛都看不见。 怎么办?德国佬是不是使诈?这里面有没有鬼? 很多战士和基层指挥员都在思考这一问题,哪怕只是短暂一瞬、没有因此妨碍到他们继续前进的步伐,但最终等来的却只有师长同志亲自下达的命令。 “继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