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4章炮击余威 “各单位向前突击!借机把德国佬往下压!步兵准备反坦克战斗,冲锋!” 通常来说,马拉申科更喜欢利用无法破防的重甲,与大口径的重炮优势对德国佬形成碾压。在德国佬打己方只能刮痧听个响,而己方打德国佬却能凭借大口径榴弹的超压爆轰,无视物理防御来直接摧毁的不对等优势打赢战斗。 这也是目前情况下所能想到的,在重甲对重甲的坦克与反坦克作战中最行之有效的歼敌方式。 不过这一次,马拉申科并不打算这么玩,而是准备换一种方式送这些德国佬归西:直接骑脸的近身突击战方式。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原因倒也很简单的只有一个。 德国佬现在说简单点那就是眼花,被炸到分不清东西南北、脑浆子迷糊的那种眼花。 这种炮击余威的眼花不会持续太久,但对任何战地指挥官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必须把握机会。 战斗阵型被打乱、士兵需要时间喘息,即便是那些钢铁打造的战争机器装备,在炮击中侥幸逃过一劫、没有受什么影响还可以随时投入战斗,但操作武器装备的人却并不是这样、 血肉之躯的脆弱人类无论如何都是需要一点喘息机会,当然也更加需要时间,去弥补大规模炮击过后的缺损阵型与缺失兵力的,而这恰恰也正是当下德军最致命的弱点、没有之一。 在德国佬反应过来之前,马拉申科想尽可能地把握住一切能利用的机会来扩大战果。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道理大家都懂,通常来说在进攻作战当中能取得什么样的战果,那是和进攻速度直接挂钩相连接的因果关系。 在足够确保胜利的前提下,攻速越快、战果越大,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成正比的,就好像德国佬当年在欧洲大陆上横行一时的闪电战也是同样原理。要是打个进攻仗你都拿不出足够快的速度,那不好意思,只能说连喝汤都没你的份、更别提吃肉了。 但与之同行的另一个客观现实也必须加以注意,风险与回报的比例往往也是成正比,且不容忽视的。 采取更加大胆激进、追求速度制胜来最大化扩大战果的战斗方式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有关于这一点情况,马拉申科当然清楚地知道。 但就眼下这情况来说,可以预料到的风险毫无疑问是能够被接受的。 德国佬已经被一通劈头盖脸的炮击炸成了这幅鸟样,步兵死伤惨重不说、连坚甲利炮的核心主力坦克们也是多有战损、阵型大乱,至少从直观视觉分析上来说,德国佬确实是战斗力大损没有错。 实力大损的德国佬等同于变相降低了马拉申科可能会遭遇到的风险,这总归没有问题。 而如果不把握住眼前这宝贵的机会,给德国佬以喘息之机的话。 那么马拉申科敢肯定德国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缓过劲来,以至于卷土重来、继续进攻打算突围。 在生死攸关之事面前,这些德国佬接下来会作何选择是毫无疑问的,马拉申科并不觉得这帮德国佬到了这份上、努力了这么多之后,就这么被炮炸一通便会选择放弃,这根本不符合常理。 借此机会如果能“趁你病,要你命”式地打退德国佬的第一波进攻,那么这至少能将德国佬集结下一波攻击波次间隔的时间,转化成己方宝贵的“争取时间”,将这些德国佬死死拖在这里、不得寸进半步。 每耽误哪怕一分钟的德国佬跑路逃命时间,这对马拉申科而言都是极为有利的,争取到足够那些速度稍慢的友军部队赶来合拢包围圈并完成换防,让领袖师能抽出身来投入到下一阶段的行动中,这便是对马拉申科而言的“最终胜利”。 两相比较之下分析利弊,所谓的风险在关乎胜利的巨大回报面前也就显得不值一提了,已经虚弱到一定程度的德国佬现状更是让马拉申科觉得这值得一试,毕竟一点风险都不想承担、只想白捞收获与回报的好事又上哪儿去找呢? 或许这世界上真有这种好事,但至少不是现在,不是在马拉申科面前的这片战场之上。 把握住一切能把握的机会,把面前这股已经被炸到脑袋不清醒、实力大损的德国佬往死里打,打到啥时候感觉到难啃,再往前继续纵深突进会得不偿失为止,这便是马拉申科根据眼前情况所即时拟定出的最终方案。 当然,作为苏联陆军的头等精锐野战集群、唯一一支试验性质的合成化兵团、号称“近卫中的近卫”的领袖师,在执行起师长同志的命令来之时照例还是不打扮点折扣,快如闪电又势若雷鸣。 重型坦克在前突击、步兵战车紧贴跟随。 全机械化的快速突击速度一如既往地超出德军的理解与想象,那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