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1章 钢铁之腹(下) 122传家宝的威力已经很是劲爆,只要不是硬到像虎王的那样的超级乌龟壳,一炮打过去那定是个德棍被炸得尸骨飞扬的凄惨下场。 如果这威力更进一步,换成驱逐舰上的130毫米主炮呢? 别看口径好像只提升了一点点,但这1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炮哪怕只是略微的提升个几毫米口径,威力都会呈指数级增长、威力暴涨。 按马拉申科的猜测,这玩意儿一炮打过去别说是穿甲弹,就是直接上高爆榴弹估计都能把德国佬的绝大部分乌龟壳炸得半身不遂、当场歇菜。之前用122高爆榴弹轰虎王的时候还差点意思,虽然能轰废吧但是往往得多发炮弹连续命中才行。 这次换了130舰炮,还是用上了半自动装弹机的射速提升版本,估摸着德国佬这下得享受享受更“畅爽刺激”的体验了,马拉申科甚至现在就等不及要开上这玩意儿去把德国佬捣碎了。 “很好,我已经能想象出德国佬在这门主炮下颤抖的样子了。装填速度也不错,我估摸着要是两个装填手都熟练的话,刚才那套装弹流程应该能压缩到十秒钟左右,关键得看两个人的配合度如何,这是个不小的考验。” IS7配置两名装填手这事儿有好有坏,好处是即便一名装填手在战斗中倒下,IS7也依旧能保持一个不错的装填速度继续战斗。有半自动装弹机的加持,意味着一些原本应该两个人干的活儿就算一个人上也能完成,无非就是时间上会慢一点、但仍可以接受。 至于这缺点嘛,其实也挺简单的,便是两名装填手在整个装填过程中的任务分配和配合默契度这事儿。 毕竟这半自动装弹机不是那按个按钮就能高枕无忧、完事搞定的东西,整个装填过程仍然需要装填手的精确操作。要是这装弹过程中手忙脚乱、搞错了先后顺序,比如说让弹头排在了发射药筒后面的话,那这原本是节省时间的精巧设计到时候可就适得其反了。 这种事并非是不可能,只要两个装填手之间配合度不够、把先后顺序或者个人分配的任务搞错了,那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想到这一点的马拉申科同时想起了自己的指挥车,按照目前的车组配置来说还仅仅只有一名装填手,也就是船厂工人出身的阿尔乔姆。 真要是接装IS7作为最新的指挥车,那还得再物色一个不错的装填手跟阿尔乔姆搭档搞配合。 至于谁才是合适的人选,马拉申科现在也不太好说,心里没有个合适的人选对象,只有等到回去前线上以后才能具体解决这事儿。 “看来我得考虑给我的指挥车再配一个装填手了,一个人可玩不转这套机器。” 也算善于察言观色的沙什穆林看出了马拉申科此时的状态是非常满意,不管是眼神、语气、亦或是表情都皆是如此。 了解到这一情况的沙什穆林至此也终于算是长舒了口气,这半自动装弹机可谓是整个260工程原型车上最新潮的玩意儿、没有之一。 而往往越新的东西就越容易出故障、设计不成熟导致毛病百出,实际战斗力发挥要比纸面性能大打折扣,甚至是严重不如预期。 有关于这一点的例子不用多想,对面的德国佬就是最好的典型。 德国佬总是喜欢给他们的新车上堆满各种花里胡哨的新玩意儿,甭管设计是否妥当、技术成不成熟,只要是有就拼了命的往上堆。仿佛这种用新式技术堆砌出来的怪物,纸面数据越好看、真实战力就越强大一样,显然真理并不站在德国佬这边。 沙什穆林在搞IS7的半自动装弹机的时候就竭力避免了这样的情况出现,虽说这是第一次在重型坦克上进行尝试,但沙什穆林依旧有着清晰且确信的设计思路。 能简单的地方就竭尽所能往简单的搞,想方设法地避免复杂设计,是从头到尾一直被贯彻到底的核心设计精神。 所以纵使260工程原型车的这半自动装弹机看上去“土味儿十足”,都装弹机这么高大上的玩意儿了,却还在用手摇曲柄这种土锤方式来操作,和后世那些按个电钮就能搞定一切的自动装弹机相错甚远。 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玩意儿它简单啊,结构越简单的东西就越不容易坏掉,这和早期的诺基亚开砖手机远比后来的各种智能机更皮实耐操是一个道理。 简单、可靠、够用,在条件有限、时间紧迫的前提下最大化提升了实际战力,这就是这款看上去“土味儿十足”的半自动装弹机最大意义所在。盲目追求高大上和新技术堆砌其实并无太大意义,尤其是现在还是容错率很低、机会不会给你太多的战争年代。 所以如果要马拉申科给出一个评价的话,那么“我很满意”想必是马拉申科所能想到的,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