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驶了大约20分钟就到了地下实验室门口,这个世界一流地质条件的实验室就在隧道里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李光瀚和同行的科学家们换上了实验室专用的鞋子,戴上安全帽,怀着激动又兴奋地心情走进实验室门口狭长的走廊里。走廊的尽头就是研究所和华京大学的专用实验室。目前国内有两家顶级科研机构在这里设有专门实验室,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直接探测方法寻找暗物质。 一路上,李光瀚的心一直悸动不安,总觉得像要发生什么事儿。安顿下来后,他用固定电话往邓老家里打了一个电话,一切正常平安无事;他又给柔嘉打了电话告诉她自己已经平安到达,然后确定了在手机不通的情况下的联系方式;他还觉得不放心,又给陈艾丽打了一个电话,她正忙着准备实验资料和科研仪器,还说要推迟入川时间。因为有一批外国专家也要一起来考察实验室环境,所以要在北京等着一起入川。眼下一切太平,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李光瀚松了一口气。 地下实验室真是一个极干净、极黑的所在。干净在于屏蔽了绝大部分宇宙射线,除了暗物质能穿过层层岩石溜进来,其他射线都被过滤掉了。实验室里的探测器周围有着厚达一米多的保护层,除了有铅层外,还有纯氧化铜等其他材料制成,用来隔绝一切伽马射线和中子。李光瀚只需在旁边房间里的电脑屏幕上观察,就能看到探测器捕捉到的暗物质。真是让人很期待这创世纪的科研成果。 呆在山洞里,分不清洞外的日出日落,也不必理会尘世的风吹雨打。在这连一根头发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的地方,李光瀚好像听到了探测器发出的提示音。他看了看电脑屏幕,好像有一丝微弱的光。他兴奋地指给同事们看,大家都茫然地看着他,其他人什么也没有发现。 李光瀚有些失望,华京大学的一位老教授安慰他,让他回宿舍休息,缓解一下压力。他也觉得是自己太心急了出现了幻觉,所以决定提前回宿舍洗澡睡觉。 李光瀚缓缓地向专用实验室外的狭长的走廊走去。走廊里的侧面还有一间实验室,属于另一所国内顶尖高校,他经过门前时又觉得听见了探测器发出的提示音,但里面的科研人员好像没什么动静,他站在门边听了一会儿,仍然是悄无声息。李光瀚想自己真应该睡个好觉了。 幽暗狭长的走廊在这个时候显得格外长,李光瀚不知不觉走了很久还没有走到出口处的车站。恍然间,他听到细细的轻微的“嗡嗡”的声音,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石制的密封的内部空间。借着若有若无的光线,他看到石室四周有着平整的墙壁,上面还有一些壁画;头顶的空间很矮且石头凸凹不平,有些令人感到压抑和恐惧;地面是倾斜着向上走的,眼看着头都要触到顶了,李光瀚不得不低着头,弯着腰,慢慢前行。突然,“嗡嗡”的声音停了,一个四川口音的男人的声音传过来:“李研究员,您在找什么呀?掉东西了?今天怎么提前回去,我帮您叫司机过来。” 李光瀚抬起头直起腰,原来他已经走到长廊尽头的出口处了。他回头看,长廊还是平时那个长廊。而自己刚才经过的那一幕,他既不是在梦中,也不是发高烧,他自认为清醒得很,完全是身临其境的感觉。比使用了“千梦之灵”后的思维还清晰。他后悔当时身上没有带手电筒或手机之类的照明工具,以至于墙上的壁画他没法看清楚。 李光瀚回到宿舍还在回想着刚才伴随着奇怪的“嗡嗡”声看到的场景,这一次真实得让他感到触手可及,就像是发生在现实中。经过了那么多次不可思议的事情和自身的变化后,他甚至觉得这些幻觉不算什么,只是希望能从中得到启迪。 李光瀚自那天后又尝试了几次独自走过幽暗的长廊,并且每次都特意带上了手电筒。但既没有“嗡嗡”的声音,也没有再看到石室。 陈艾丽来电话了,他们作为第二批华京大学课题组的科研人员马上就要启程入川了。她问李光瀚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从北京带过来,并说她会安排同事照应柔嘉母子的。 四川的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盆地的地形本来就雾气笼罩,见不到太阳,一旦下雨天就更加阴沉。山谷湿气弥漫,公路两旁耸立的山峰已经看不到顶了,被云雾笼罩着。 陈艾丽一行人分别乘坐两辆中巴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一辆载有华京大学的师生,一辆载有国外前来考察的专家。车内的人们看着窗外与北京完全不同的景致,纷纷感叹“车在江边走,人在画中游”。一位五官精致,姿容秀丽的中年女性此刻正凝望着对岸的翠绿的群山,神情惘然一言不发。 傍晚时分,两辆车终于到达水电站。李光瀚他们闻讯纷纷出来迎接。雨还在下着,宿舍楼前却很热闹,大家热情地帮忙拎行李,搬仪器。国外前来考察的专家们也都下了车,实验室的领导向大家一一介绍这些专家。 陈艾丽为了遮住额头上的疤痕,还是戴着窄边的小礼帽。她远远地就看见了李光瀚,冲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