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主人对身边的仆从说道:“再加一个凳子。”
“……是。”跟在他身边的仆从,似乎也被他的做法给震惊到了,直到他提醒,才反应了过来,忙不迭地去搬椅子。
搬个椅子坐过来,这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问题是,他为什么要坐在这里?
还是一副非要来凑热闹的模样?
本来还没怎么往这边看的人,此刻也都频频朝着这边望过来。
要知道,每次来这里吃饭,小院主人都会在饭后就近回答一些人的提问。
作为这个时代第一批正式进入研究院的天才、人才,他们在此之前,可是没怎么接触过相似的学校或是组织。
就算有三两知己,也很难如现在这样,有着一大群人可以作伴,有着一大群知己可以进行探讨。
但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他们本就已是这个时代少有的一批科学“先行者”了。
又有几人能有那个学问来教导他们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他们就只能是,你擅长的教我,我擅长的教你,彼此为师,各论各的。
真选专门的人来教他们,还真没有几人有这样丰富的学识跟思维逻辑能力。
而就算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师与师之间的水平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个小院主人,就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最强的那一类“师”。
更不必说,此人也就只有一点点小癖好,那就是,喜欢自己下厨。
他也不是天天都下厨,就是几天来那么一次。
每次都是做完了,请人吃,请人点评,谁的回答让他听着顺耳,又或者,他恰好坐在谁的旁边。
那么,这几个人所提的问题,他都会十分耐心地解答。
以他的博学跟思维能力,被问十次,起码能顺利答个七八次。
这个比例已是很高了,高过了在场的所有人。
再加上,小院主人虽是有着请人品尝自己下厨成果的怪癖,但他的手艺是真的挺好,完全不至于让人非得硬着头皮才能吃下去。
这就导致了他住的小院,一日比一日更热闹。
多来几次的人,甚至还找出了一种规律。
他们能根据小院主人当日的心情,以及当日的一些别的什么细节因素,推断出小院主人大概会偏向哪个方向,会选择哪个位置坐。
而被推断出来的那几个“最佳”位置,就会成为众人最先去争抢的位置。
等到这样的“规律”,竟是有好几次都被证实猜对了,这种寻找规律抢座的事,就更频繁了,也更被众人所接受了。
结果现在告诉他们,有人连抢都不用抢,方兄竟会直接坐过去?
不少人心里都有点发酸,打量着孙仲平这小子今日有什么吸引人之处的同时,也不免再次注意到了朱英。
朱英的相貌、气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哪怕现在身边没有侍卫跟着,只是与孙仲平坐在一起,还是让众人忍不住看了一眼又一眼。
孙仲平自己是脸皮很厚,常常被人用这样的目光盯着看,所以他是无所谓的。
发现对面坐着的青年亦是如此,他的佩服之情更是浓烈了。
至于已是站在了二人旁边的人,孙仲平完全没去搭理。
什么?他明明这么喜欢来抢座,怎么会对小院主人今日主动坐过来没反应?
那是因为他现在所有的兴趣点,都已是放在了朱英身上啊。
他甚至在无视了小院主人后,忍不住想问对面的青年姓什么,是不是姓了他猜到的那个姓氏。
但是,想到身边还有站着一个“多余”的人,他又不得不忍住了。
这时,小院主人的仆从已是搬了一把木凳子过来。
小院主人显然对这个木凳子不太满意,皱了皱眉,就在仆从以为自家主人要让他换个凳子时,小院主人又忍了下来。
他亲自将凳子放到了距离朱英更近一点的位置,来表达出,他会坐过来,不是冲着孙仲平去的。
“我名方孟园,不知阁下怎么称呼?”小院主人方孟园问道。
朱英不答反问道:“安徽桐城人?”
方孟园挑眉,再次打量了一下朱英。
“我说的似乎是官话?”他自认为自己的一口官话,是听不出什么口音的。
而且,他本也不是在安徽桐城长大的,对方是怎么知道他祖籍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