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征兵广告搞得没那么直白,比较隐晦。
像是朱英前世的时候,各个国家搞出来的各种花样的征兵广告,那真是能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哪儿像是这个时候啊,一般征兵都是强制性的。
纵然跟当兵的在这个时代没什么地位、面临死亡的威胁太大、福利待遇太差等原因有关,与整个主流社会对征兵的不重视,也有关系。
这里所说的不重视,不是不重视征兵这件事的结果。
反正,无论怎么征兵,人数必须要够。
这里所说的不重视,是指不重视征兵的方式与过程。
反正在上面的人看来,只要能征来兵,无论是不是心甘情愿的,来了就别想跑了。
别的各军,朱英暂时还不用管,但他要组建跟培养的新军士兵,却不能是心不甘情不愿来的。
这一批人,他是要好好培养,但凡是磨炼出来的人,都是要成为军官级别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如果一开始就对朝廷心怀怨怼,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而且,他要给新军的福利待遇,足够吸引不少出身普通的年轻人。
再搞搞征兵广告,让进入新军成为一种被热议的新时尚,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这也可以让一部分不被福利待遇所打动的年轻人自愿加入。
反正,为了吸纳更多的优质人才,朱英是打算好好搞一搞的。
但这一招,可不能提前让其他各军发现了。
毕竟符合条件的年轻人就那么多,就算是其他各军也跟着搞,也要等他这边选够了人,他吃肉,其他人跟着喝汤才成。
也因此,朱英下达命令的时候,也只是让人搞一搞电影宣传。
至于搞这个电影宣传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影响到的又是哪些方面,这就没必要提醒别人了,也没这个必要去提醒。
目前应天府的新时尚,还是围绕在电影本身的话题上。
虽然那天看电影的人不少,但也只是占据了应天府人数不到十分之一,甚至比十分之一还要更少。
那么多观众,分散到了整个应天府各处,也不过就是一条街上有那么几十个人去看过电影。
也可能一大家子,就一个去看过电影。
但凡是看过电影的人,没有一个不对电影这种存在啧啧称奇的。
无论是喜欢这种新兴事物的,还是不喜欢这种新兴事物的,当其他没去看过电影的人用羡慕的目光望向自己时,他们往往都会下意识产生一种很奇妙的情绪。
这种情绪,让他们很轻易的就成为了电影的簇拥者。
他们看过电影,所以被人所羡慕。
电影的荣誉,就仿佛成为了他们这些人的荣誉。
电影被人追捧,就仿佛是他们在被人所追捧。
事实上,后者倒也并不完全是他们的错觉。
当这部电影被人追捧时,作为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观众,他们的确受到了追捧。
很多没看过的人,不厌其烦地问着他们关于电影的各种问题。
而被人这样追捧着的人,过去可能并不曾享受过这样的待遇,自然也是爽得很。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相关都被人所追捧,也就能够理解了。
除了一开始看过电影的人在追捧电影相关,其他的人,基本上都是一种从众的心理。
尤其是当讨论电影相关成为很多人社交圈子里的必备话题时,若是不去了解电影相关,在别人聊起这个话题时,就会被摒除在外。
这对于需要社交的那部分人来说,简直就是无法容忍的事。
这年头,无论是文官武将,还是商人,又或是官夫人圈子,又或是勋贵圈子,甚至是未出阁的千金小姐们的圈子,维持自己在社交圈子里的地位,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除非是至交好友,否则的话,在社交圈子里遇到的人,就都是关系只是略好一些的人。
未出阁的女子还好一些,她们的朋友,志同道合者多一些。
已嫁了人的妇人,若夫君是经商的、做官的、勋贵子弟,纵然不需要她帮什么忙,她也是要搞一搞夫人外交的。
总不能别人都能做到的事,她却做不到吧?
不说别的,若是不在身处的圈子里搞好人脉,等到自己的子女需要婚假的时候,选合适的人都不好选。
普通人家的儿子、女儿要成亲,媒婆的作用还是挺大的。
可一旦到了官宦阶层,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媒婆的作用,可能也就是去提亲以及一些礼仪环节才能有一点存在感了。
想要去说亲事,那也得是在双方都有了默契的前提下进行。
不然的话,对于官宦人家来说,那可能就不是结亲,而是打算结仇了。
所以,当官宦人家、勋贵人家的孩子到了婚嫁的年龄,人脉广不广,对于贵妇人们来说,就尤其重要了。
人脉广,不仅可以多了许多牵线的熟人,这些人所牵的线,还都必是相对门当户对的那一类。
而且,如果是自己家早就有了目标,目标人选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这也是需要足够广的人脉才能更好的打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