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史册
  4. 第388集
设置

第388集(1 / 2)


《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伏羲、神农、黄帝)

《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

《运斗枢》、《元命苞》等书载:三皇为伏羲、神农外,还喇和危有建立婚姻制度造人的女娲。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奉为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帝\"原指五方上帝,战国后(有说是两汉)才附以人间历史人物之名替入。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颛顼、中央黄帝。后世增补的\"五帝\"分别有如下不同说法:

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礼记·月令》以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为五帝。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

人间的\"五帝\"一词在《孟子》时尚未出现,书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但无人名。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大皞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羲(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

古史系统:

《河图括地象》:\"天地初立,有天皇氏,澹泊自然,与(北)极同道\"。《三皇本纪》:\"天皇氏,木德王,岁起摄提\"。《盘古王表》:\"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地形起于昆仑之虚,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号曰''防五'',兄弟十三人继相治。乘风雨,夹日月以行。\"引文中天皇兄弟\"夹日月以行\",天皇与其结盟兄弟和日月五星一起从牵牛星出发,开始了中国文明历史。《易纬通卦验补遗》:\"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生活在天地开辟之前,而且他们与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极为崇高。《春秋左助期》:\"紫宫,天皇耀魄宝之所理也。\"《帝王世纪》:\"天皇大帝(为)耀魄宝,地皇为天一,人皇为太一。\"《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地皇、泰皇。\"《史记·补三皇本纪》:天皇、地皇、人皇。

在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之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广为流传,到秦汉时期各地文化融合后把三皇五帝之说载入史册。\"皇\"的原义还有\"大\"和\"美\"一说,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帝\"原指天帝,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后增补轩辕、神农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上古部落首领\"五帝\"之名在孟子时尚未出现,他书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但无人名,只在其《议兵篇》中称尧、舜、禹、汤为\"四帝\"。《孙子兵法》有\"此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句,似亦有四帝、五帝之称(但梅尧臣谓此\"帝\"字系\"军\"之讹)。《管子》及《庄子》所屡称\"三皇五帝\",也都未指实人名。《庄子·胠箧》列举了古帝十二名及全书中屡次提到其他古帝,《六韬》列举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