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太学。 这四个字,刚从曹操口里说出来,大殿上剩下的文官,瞬间明白曹操想做什么。 曹操这是准备培养可以处理政务的文士、能人,以此反抗他们的限制,这就是曹操的反击,但是重建太学,最重要的不是能否得到刘协的同意,而是书籍、知识等底蕴。 书籍在这个年代,可是超级宝贵的东西。 如果曹操连足够的书籍都没有,就无法传授知识,那么他的太学基本毫无用处。 天下书籍最多的地方,无疑就是他们世家士族,除了他们世家,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群体,对于曹操重建太学的反抗方式,在场的大臣,只是一笑了之。 伏完和司马防、孔融等人相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神里,对曹操重建太学的不屑。 以曹家的底蕴,很难收集那么多书籍来重建太学。 就算曹操能得到一批书籍,按照这些书籍大量地造书,但是成本很高,耗时很长,等到曹操把书籍做出来,已经是很久之后了。 他们对于这些,相当的自信。 并不反对,曹操如此做法。 “重建太学吗?” 刘协听了,念叨两遍,好像也能想到曹操的意图如何,道:“曹司空想怎么重建,就怎么重建,朕没问题。” 曹操朗声道:“臣领命,不过臣还想请陛下,下一道圣旨,这样比较符合规矩。” “行吧!” 刘协同意了。 这就给曹操圣旨,让曹操去折腾。 他现在的目的很简单,只是想好好活下来,再无其他念头。 衣带诏的事件过后,他认为自己要死了,如今能活下来,算是幸运。 很怕将来,做不到一直幸运。 “多谢陛下!” 曹操郑重道:“太学,乃我们大汉,学问之根本,臣一定竭尽全力,把当年在雒阳的太学重建起来,不会让陛下失望!” 提起曾经的雒阳,刘协还是很怀念,一直想回去,但现在被曹操控制,回去只能是空谈。 “臣没别的事情了。” 曹操又道。 既然曹操没事,刘协更没别的事情。 朝堂都被曹操控制,就算有事,也是曹操私底下和身边的人商议,其他公卿大臣,可以说没有什么存在感。 朝会便是如此,落下帷幕了。 曹操领了刘协的圣旨,再集中身边的人,准备重建太学,对此荀彧等文士自然是赞同的,认为太学很应该重建。 太学可是大汉,学问最高的地方。 如果重建起来,对于他们文士而言,意义非凡。 如果没钱重建,做法也很简单,让陈舟安排摸金校尉,再去挖几个王陵就够了。 钱的问题,不再是问题。 但是重建太学的消息刚传出去,那些世家又开始明里暗里的抵制,直说要让曹操连治国理政的人都找不到,特别是那些主动致仕的文士,抵制得更激烈。 曹操一点也不慌张,让荀彧发出求贤令,征集天下有才学的文士、读书人,不论出身,不论地位,只要有能力,别说寒门,哪怕流民都可以。 一旦通过他的考核,马上可以在朝中任职。 朝堂上空缺出来的官职很多,当官是很多人一生,乃至整个家族的改变,只要当官了,社会地位就能得到提高。 曹操的求贤令一出,响应的人还是不少。 比如说那些寒门,他们寻求机会,摆脱寒门的身份,想要跻身士族,很渴望通过当官来改变。 那些抵制曹操的世家,看到求贤令带来的影响,恨得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 —— 就在曹操筹备重建太学的时候,陈舟继续负责造纸和印刷。 说好的书籍问题,他可以全面解决,这不是吹牛,只要这两个技术能完善起来,曹操的太学,就不再缺少任何书籍。 其实技术又不是很难,要做到相对比较容易,不过需要在官渡之战爆发之前把这些做好,爆发的时候要去打仗没时间理会。 把前期准备的工作做好了,正好遇上战争,打完仗回来,重建的太学就能建造得差不多,可以顺利投入使用,反抗官场和知识的垄断。 陈舟把这个,丢给 现在的天气,越来越寒冷。 进度是慢了点,但最后还是做出来了,曹昂来到陈家,要带陈舟去看一看。 来到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