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重生之四海帝皇
  4. 第 41 章 秋闱
设置

第 41 章 秋闱(2 / 3)




除此之外,更杂文、九章算经之类也需要涉猎,

能通读四书五经,只能达到经义勉强合格水准,想要拿到更好的成绩还必须多看杂书,

尤其是算经之类,比重不小,每次科考都会有一大群生员,栽在这一门上。

经义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门科目,至于策、论两门,可操作性都很强,

而诗词,则要看天赋和运气了。

不管外面的人如何看侯垚,秋闱已经正式开始……。

……

侯垚的名气传开,尚书雅苑一间天字号房间里,

明宏博的拳头已经攥得咯咯作响,此时他已经知道了侯垚的身份:

“侯垚,哼,你以为不告诉我身份我就对付不了你了?

你现在自己暴露出来了,那可就怪不得我了,

恐怕你做梦也想不到,我也是此次乡试的考官之一吧。

什么广东第一才子?哼,想中举,下辈子吧。”

……

八月初八,乡试正式开始,

寅时开始,数千名考生就等候在贡院门口等候入场,光是入场就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

考试分三场,第场连考三天,这期间的吃喝拉撒都得在考场内的号房里解决。

侯垚也是被号房里恶劣的环境给震撼到了,原本以为院试的考场就已经够恶心了,没想到乡试更可怕。

在一个不到两平米的空间内,三天的吃喝拉撒都在里面,环境可想而知。

第一场考诗词,八道古诗品鉴题,每道题都要两百字以上,

最后则是按规定写一首诗或词,格律没有要求,但是题材内容是有要求的。

对侯垚来说这就是一道送分题,

第二场是经义,主要是对四书五经中的内容释义和默写填空,另外就是几道类似鸡兔同笼的应用算术,

最后压轴的是一道十六宫格算术题,把一到十六分别填入十六宫格,使横竖斜各数之和相等三十四,

这个些都是小学水平的算术题,对侯垚来说自是简单到爆炸。

第三场策和论一起考,策和论是两种不同的文体,策是给出一种具体事件问询解决方案,

论则是根据一条国家方针阐述自己的看法。

本次的五道论题最难的是朝廷近期公布的:对北方重开互市政策的看法。

侯垚前世看了那么多的论讨,自是与送分无异,

其实这题看重的不是对政策本身的看法,这个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把这个决策的制定者吹出一个新高度,

当然,这对侯垚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三道的策题难度最大的是最后一道:

如果有海王袭击广东沿岸,地方官府该如何应对。

这是一个真正的难题,就算当权者都答不出来的问题,成为乡试策题确实也太难为人了。

侯垚在看到这道题的时候,也是感觉颇为棘手,

也幸亏跟姚英哲一起,可不光只是玩这么简单,同时还收集了大量的情报,

对当前四海的局势也有了更清晰明确的了解。

这些都是凭他现在的实力很难弄到的情报。

也幸亏有了这些情报,要不然,他只怕还写不出这篇策问。

四大海王之所有称海王,每一家背后可都控制着至少一国之力,

比如净海王,总部在日本国的九州岛,与岛津家关系莫逆,

岛津家之所以能称霸九州,就是因为有净海王的支持,三分之一的日本国海贸都为其所控,

镇海王则在暗中控制着琉球王国,国家的税收和海贸都为其所掌控。

封海王在济洲岛,控制着至少半个韩国王国的海贸生意,

破海王占据着竹富岛及周边岛屿,控制着吕宋跟大夏的贸易往来。

他们每一家都制霸一方,有不输大夏水军的实力,

任何一家过来,大夏水军都未必挡得住,

广东就算再怎么样也不可能独自抗下一王之军,

是以这篇策问的难度可以说相当之高,也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完美答案,能得多少分全凭主审官的个人感觉来定。

……

最后一轮的三天的考试时间已经过了一大半,侯垚在第三日的卯时就完成了所有答题,

又强忍着不适,耐着性子把写好的考卷仔细地回顾整理了一遍,

感觉没有什么问题后便迫不及待地逃出了考场,此时才刚到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