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不宋
  4. 239 学田
设置

239 学田(1 / 2)


一场豪绅聚会,几家欢喜几家愁。

无论得失,到临近午时,所有士绅都散了去,毕竟‘抠门’的燕王没打算置宴留饭。

购买田卷之事,还有许多手续需要落实,各地士绅们也还得在姑苏城滞留一些时日。

他们都是有钱人,即使燕王不招待,食宿方面也丝毫没有问题,出了文庙后,便开始呼朋唤友,朝着城中各个名楼大店迤逦而行。

姑苏城作为人间天堂,不止风景秀丽,人文鼎盛,便是吃喝玩乐也俱为上佳之选。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少不得饮宴游乐,尽享风花雪月,也算是为平江经济做贡献了。

赵孟启倒是也想趁着几个小娘子没在身边,对姑苏城的风情业深入考察一番,为青楼楚馆中辛勤工作的姑娘们,送上最深切的人文关怀。

可惜,毫无眼力见的吴潜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拉着他去了府学中。

在府学膳堂中用过午饭后,吴潜和府学教授陪同着赵孟启,参观起了这座江南第一学。

庙学合一,东文庙,西府学,整体占地两百亩,而府学面积还要大于文庙,大约六万多平方米,和后世的苏州大学本部校区差不多。

和文庙一样,府学也是南北向五进院布局,文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府学则以明伦堂为中心,各自形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配例对称,前后建筑井然森布。

正门在南边,门前有个半圆形的巨大水池,名曰泮水,所以此时通常也把入学称为‘入泮’。

然后从这往北,依次可分为五座庭院,礼门、仪门、明伦堂、敬一亭、藏经阁,左右前后亭台楼阁错落有序,讲堂、学舍、考房、斋室并间,池塘、假山、小溪、花木纷呈。

整个府学布局严谨,既有气势宏丽的殿堂祠庙,也有美轮美奂的园林建筑,由此也体现了大宋的重学之风。

抛开为后世人多有诟病的‘武功’不讲,大宋在‘文治’上一直都做得很不错,经济文化高度发展。

社会生活、工艺技术、制度、艺术等领域居于同时代最高水平,农业、手工业、商业都遥遥领先于世界,文化更是璀璨恢弘,独具风神,文史哲艺、医数地理等学科都有着非凡成就。

这些成就,为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相得益彰,互为依托,使宋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了封建时期的最高峰,说是空前绝后也不为过。

宋朝教育发达,各类官私学校数量众多,兴旺繁盛,从各方面来说,官学都占有最大的比重。

官学不但不收学费,而且还向学生提供食宿,发放津贴,在兴学最巅峰时,全国‘士有所养二十万人’。

与前朝不同,宋时地方官学对学生的入学资格已基本没有身份等级的限制,原则上来说,不分士庶,包括商贾工匠子弟在内,只要德行和智力符合要求,年满十五岁就能入学就读,年满八岁者则可就读小学,甚至居养院的孤贫少儿若是可教,也可以去小学内听读。

平江府富庶甲天下,这府学内的学生数量虽然比不过太学,却也有将近两千人。

府学太大,花了大半个时辰,也只是参观了个大略,赵孟启如今已经不是病秧子了,身体倍棒,穿戴着四五十斤的甲胄也不觉得累,不过吴潜毕竟上了年岁,有些吃不消。

赵孟启搀扶着吴潜,“吴公,咱们到前边凉亭歇一歇吧。”

吴潜没拒绝,只是叹息道,“看来是真的老啰,去年走遍太湖周边也没觉着辛苦,如今这短短几步路就累得喘气……”

“哈,吴公这意思,是在责怪我给您压了太多事务,把您累坏了?”赵孟启嬉笑逗趣着,扶着吴潜在石凳上坐下。

吴潜知道燕王有时候很没正形,初时还劝谏教导几句,后来习惯了也就随意起来。

“殿下您要这么说,其实也没错,这些时日您跑到太湖上玩耍,正事不管,还不都是老臣在操劳?”

赵孟启毫无愧疚之色,反而一脸理所当然,“能者多劳嘛,我还只是个懵懂学童,哪里处理得了政务,只好由您老多担待些。”

“惯会胡说八道。”吴潜吹胡子瞪眼,“殿下若是懵懂,那些士绅岂非输得很冤枉!?”

赵孟启耸耸肩,“哈哈,那是因为他们太过贪婪,再说了,我也就出了个嘴,事情还不都是你们在做么。”

“是啊,上头张张嘴,下头跑断腿,老臣就是这跑腿的命哟。”

吴潜嘴上看似埋怨,眼中却满是欣慰,这次燕王的谋略实在让他刮目相看,运筹帷幄间,不但解决了粮食危机,还打击了豪强,推进了经界,为太湖治理奠定了基础,一举多得。

“嘿,那您老可得好好保重身体,以后这跑腿的事只会越来越多呢。”赵孟启也在一旁坐下,然后招呼着随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