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和薛瑾萱对望了一眼,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决定。
外放,必须外放,要离开这是非之地!
薛瑾萱夫妻俩专程又去了一趟薛府,把自己的决定告知薛淞,并请薛淞帮忙。
薛淞听后,不禁松了口气。很好,防患于未然,日后,薛瑾萱不会受贾家的拖累和绑架了。
他这样的做法,或许冷漠无情,但各人有各人的命数,谁能负担旁人的命运呢?他要维护的只能是自己在意的人。
顾进士观政时表现还不错,顺利通过了吏部的评判。薛淞和顾家也为了他疏通了些关系。在授官时,顾进士得到京口(今镇江)下面一个大县的县令官职,正六品,不日就要去上任。
县令的官职虽不算很高,但江南乃富庶繁华之地,在那做官轻省且非常实惠,是个好职位,顾进士很高兴。
薛瑾萱更加满意,京口与金陵城距离甚近,坐上船,半日不到的路程,回娘家很是方便。薛蟠和王秀云听说后,也为之欢喜。
薛舒辰婚事的曲折,薛蟠已经知道了原委。他也非常愤慨,对王夫人和贾家越发厌恶,王秀云也不敢为之辩解。京城之行,她心中对娘家的兄姐情分也确实淡了些。她很快也不去想了,只一心盼着与分别了好几年的女儿相见,思量着给她准备各种吃穿用品。
还有,薛蟠挑剔了许久,终于对一位姑娘中意了。
那是一位现在已经致仕了的知府家的女儿,识字,会管账,人也美貌能干,性情爽利,薛蟠被安排相看时一眼就看中了。
如果是从前的薛家,官家小姐是不愿嫁过去的,但现在那知府思量之后,便答应下了婚事。薛家近来也是为了准备婚事而忙得不行,劳累而快乐。
京城里的薛家也迎来了一桩喜事。薛淞和薛虬父子经过苦心钻研,指导着工匠多次试验,终于研制出来一种新式的纺纱机。
这纺纱机设计机巧,但制造难度并不高,操作起来也并不比以前的纺织机难,但比旧式纺织机纺纱的速度要增快了几倍,这都是经过织工现场验证过的。
可想而知,这纺织机一旦问世,能大大提高生产力,造福百姓,旧式纺织机将渐渐淘汰。如果薛家自己悄悄地自己生产,会给薛家带来很丰厚的收益。
但薛家并没有这么做。薛淞想得很清楚,这织机就是历史上的珍妮纺织机,只胜在创造灵感,制造上并没有多少难度,有经验的工匠能很快仿制出来的。
没有技术壁垒,在没有专利保护的古代,以薛家的力量,可保护不了自己的利益。因此在朝廷授官之前,薛淞便把这新式纺织机,连同制造方法一起献给了朝廷,慷慨地表示任由朝廷安排。工部官员现场测试后,发现薛家所言不虚,立刻把这结果上报给泰安帝。
泰安帝很注重民生,闻讯很是高兴。这意味着一名织工能在相同的时间里干出以前几倍的活计,百姓会因此而受益匪浅,是好事啊;
而且,薛淞还道,既然这是他奉献给朝廷的,那制造纺织机就应该让朝廷得利,不许他人窃取才是。他建议朝廷下令,这织机只准许工部的工坊制造,考虑到工部的工坊生产力不足,也可以收取费用,把这制造权发给各地的商家,准许在他们的工坊里制造,朝廷则负责监管质量。
他还贴心地表示,内务府也应该与工部进行合作,享受同样的权利。额,这可是关系到皇上私库的进益,掌管内务府的忠顺亲王对此是大加赞同。
于公于私,泰安帝都觉得薛家父子的行为无私仁厚,利国利民,让人感动。
忠顺亲王也为了薛家说好话,泰安帝越发觉得该给予薛家奖赏,以酬其功,也好向众人表示对忠心有能力的臣子,朝廷是不会亏待的。
薛淞已经是伯爵了,侯爵便是超品爵位,泰安帝不准备轻授。他与忠顺商议了一番,薛淞在户部郎中的职位上也做了不少年,政绩一向不错。户部一位侍郎也快到了致仕的年纪,到时就让薛淞当户部侍郎吧,他是胜任这个官职的。
不过,那也要等个一年半载的,眼下,朝廷的恩惠先就施在薛虬身上吧。这新式纺织机本就是以他们父子的名义一同献上的,无论谁功大功小,肉都是烂在一口锅里的。哪怕是薛淞的用意是提携儿子,这也是一片父母之心啊!
薛虬是三甲进士,按例进入工部后,应该先从主事做起,泰安帝大笔一挥,颁下旨意,大大表彰了薛家父子一番,奖赏了薛家不少金银财物、还有两处田庄,宫中皇后也特地给方氏发下了赏赐。
另外,薛虬授官,被派往工部,人尽其才,一开始的官职便是员外郎。这是对薛家献上织机的奖励,也是对其能力的肯定,旁人也只能是啧啧称羡。
薛虬正式来工部上任的那一日,有一人在远处地默默地注视着。
那青年之前就在工部观政过,此刻正与熟人谈笑风生,神采飞扬。
贾政恍惚之间,忽然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勋贵出身,没有功名,因恩荫而得官,众人对他都是一付客气而冷淡的态度,他从来不能融入到同僚之中。
自己勤恳熬了半世,也不过才堪堪混到员外郎的官位,与薛虬齐平,这让他情何以堪?想起曾经显赫一时的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