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什么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些,实在是太宽泛了。 苏璟还是觉得发展科学最为实际。 “如今的大明,学堂遍布,科举取仕,难道不是发展科学吗?” 朱标看向苏璟道。 倡导学习这件事事,大明一直都在做。 苏璟摇头道:“大明的学堂,那是取仕之道,严格来说,不能算是科学,或者说,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大明的教育不算科学? 朱标真是相当的意外,他立刻反驳道:“科举一事,自隋朝起,乃是无数读书人登科入仕之路,学堂更是因此而普及,知识在百姓中流传,怎么能不算是科学呢?” 科举那是无数读书人所追逐一生之事,而学堂更是将知识不断的传播出去。 在朱标看来,这不正是在发展科学吗? 苏璟笑了笑,也没着急反驳,只是淡淡道:“既然说到了科举,那我们便来谈一谈科举吧。” “好,苏师。” 朱标点头,他也很想知道,在苏璟的眼里,科举算什么? 苏璟问道:“科举之前,一个普通百姓想要当官,一般是通过什么办法?” 朱标想了想,回答道:“周代为举荐制,汉代为察举制和征辟制,后来又多了举孝子、廉吏,到了魏文帝时,便是九品中正制了。” 这种历史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选举人才的方式相关的,朱标还是很清楚的。 因为在大本堂的时候,这就是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身为太子,知晓这些是必须的。 “不错,这些你都很清楚。” 苏璟夸赞了一句,然后说道:“那你以为,科举的出现,是为了什么?” 科举的出现,是为了什么? 朱标听到苏璟的话,也没有什么犹豫,直接回答道:“自然是为了能让读书人做官,能让朝廷之中,多一些有能力的人,让有才学的人不至于没落。” 朱标刚说完,便感觉到有些不对了。 苏璟笑道:“所以,你也知道,科学并不是为了教育才出现的对吧。” 朱标愣了一下,但立刻又反驳道:“但科举让百姓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教育不也因此而普及了下去吗?” 不以出发点来看,而看实际的效果。 朱标越发的务实了。 苏璟点头道:“对,因为科举的出现,学堂的数量变多,更多的百姓将自己的儿子送入学堂学习,读书人的数量也因此变多了许多。” “更有着很多人的命运,因为读书,因为科举而改变。” “不论怎么说,科举都是利国利民之好举措。” 苏璟顺着朱标的话,大肆的夸赞科举的好处,这也让朱标疑惑了。 不是应该说科举的不好吗? “但是!” 苏璟峰回路转道:“科举,阻碍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发展。” 此言一出,朱标双眼瞪大,一副无可置信的样子。 科举明明让教育盛行,怎么能是阻碍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发展呢? “苏师,学生不懂。” 朱标直接表达出了自身的疑惑,他想不明白了。 苏璟淡淡道:“不懂没关系,我说完你就懂了。” “刚才科举大致出现的情况我们也谈过了,牛懿,那么现在你想一想,为什么自从科举出现之后,历朝历代都会推行下去呢?” 为什么科举会推行下去? 这算是什么问题? 朱标的疑惑更甚了,他回答道:“自然是因为科举好,所以才会一直推行下去了。” “不不不。” 苏璟直接摇了摇头手指道:“什么叫好?好可不是你说好才叫好。” “赋税徭役对百姓来说,还不好呢,也没见消失。” “管绅一体纳粮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为什么到现在就没人提出推行呢?” 苏璟只是简单地反问,便让朱标再度无言。 他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着实过于简单了。 “苏师,那到底科举为什么能被一直推行呢?” 朱标只能向苏璟求教。 苏璟淡淡道:“因为科举足够好!” 好? 刚才不是才否定科举的好,现在怎么又说好了? 朱标都被整懵了。 苏璟继续道:“但这个好,是对于封建王朝统治者来说的足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