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微眯。 摸了摸口袋,块块毛毛加起来还有十块出头。 得,好东西就别想,进去瞅瞅看看有什么小玩意吧! 徐得庸将车骑过去停在门口,大步走了进去。 “同志你好,这是打算委托东西还是买东西。”四五十岁的工作人员笑呵呵道。 没错,这是一家委托商店,主要是收卖旧货。 这些工作人员一部分都是以前“打小鼓儿”的。 打小鼓的就是以前收旧货的,乃是旧时代“八不语”行当之一。 这名称的由来,大约是因为他们出来做买卖的时候,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打小鼓的一共分两种一种是打硬鼓的;一种是打软鼓的。 打硬鼓的本钱比较大,同各个古玩铺都有相当的往来,他们自己也开着小旧货铺。 打软鼓的正与打硬鼓的相反,他们专到穷人的家里、小的胡同里去收买破旧无用的东西。 这些“打小鼓”的很多彼此之间都有猫腻,旧时候有人家卖旧物,问了几个“打小鼓”的,价格是越问越低,最后只能卖给第一位。 五十年代后,国家成立了回收公司和信托商行,价格公道童叟无欺,这些打小鼓逐渐就销声匿迹。 而他们中独具慧眼的有经验者,也被这些行业吸收进去,成了国家职工。 这委托商店里面可是琳琅满目,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 旧照相机、旧手表,旧衣服、旧鞋子……,但凡有点用处的旧东西都能在这里收售。 委托商店收购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托,比直接卖给店里贵些,双方商量一个合适的价钱,物品卖出后商店收点手续费。一般物品手续费是7%,家具、自行车类为4%。 如果您急等着用钱,还可以由委托商店估价后直接拿钱走人。当然,价钱肯定低一些,因为人家还要为您承担卖不出去的风险。 徐得庸笑着道:“您忙着,我随便逛逛。” 工作人员打量了下徐得庸,又看了看外面的三轮车,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委托行自然也有“江湖”。 而经常在街面上行走的蹬三轮者等一些“无业游民”,便是这江湖的常客。 他们“消息”灵通,东家少西家缺的事儿,时间长了就门清,新东西太贵买不起,品相好价格便宜许多的旧东西自然有人需要。 这些人就是“最初的倒爷”。 眼光,门路,要是再有些维修补旧的本事,那就是“江湖高手”。 有些人将委托行里坏的东西修好,拿回来再卖,就能赚不少差价。 当然,要是能找到买主,赚的更多。 工作人员显然将徐得庸归于这一类人,只是看徐得庸有些眼生。 现在还不是委托商店最兴盛的时候,等困难时期,“什么都可以买卖”还不要票的委托商店才热闹。 徐得庸看了一圈,好东西有一些,比如相机、手表啥的,但多数都是一般的东西。 至于古董一类的……,别闹,一是现在民间不兴,二就是有这类东西的人也不是傻子,没遇到难事谁舍得出手? 捡漏之所以被称为捡漏,是因为极其难得! 你以为是“破四旧”那会随便糟蹋呢? 徐得庸逛了一圈就要离开,这时一个人抱着一座木楼钟走了进来。 他瞥了一眼,钟针已经不走,看来是出了问题。 若是好的,他直接就走了,坏的反而才有赚头。 等那人离开,徐得庸上前问道:“同志,这木楼钟多少钱?” 工作人员道:“这个钟坏了,人家托卖五块钱。” “麻烦您拿给我看看。”徐得庸道。 工作人员将木楼钟放到柜台上,徐得庸经过同意后拿钥匙上了上弦,听声音后便道:“您开票吧,这木楼钟我要了。” 工作人员边开票边道:“您这是会手艺?要是拿出去修可没啥赚头。” 徐得庸笑了笑道:“略懂,这要修好拿过来能卖多少钱?” 工作人员道:“看您怎么卖,卖给我们,顶多八块,您要托卖话,价格最好也别超过十块,不然一两年都未必卖的出去。” 徐得庸付了钱道:“谢谢您指点。” 工作人员笑着道:“您也来得巧,要是再过个半小时,这木楼钟您可就见不到喽。” 徐得庸懂了,拱拱手道:“您忙着。” “您慢走。” …… 徐得庸蹬着三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