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在蜀王府里也在思考一个,这个庶出的皇子当上皇帝,会不会有别的想法,尤其是双方之间如同纸片的联盟,目前只是为了对抗同一个敌人而已。
要是当初明智一些,应该拥立同样是外甥的李泰或者李恪,李恪说道也不是长孙家族的血脉,可偏偏就是他在众多皇子里有了名声。
重修官道、剿匪灭寇、重建历城等等,目前还没有其他人反对,讨伐武媚娘才是一个非常迫切的事情,尤其是要制定新的进攻计划,当务之急就是整军备战,必须集中优势兵力,以最快的速度占领长安城,目前只能是一种奢望了。
“各位,不是长孙某人无能,只是当前的局势还用不着边关出兵。”
故意放低身份也是给了一群大老粗几分薄面,长孙无忌权倾朝野可不是说着玩的,光是公告一出就有三万人来支持新皇。
当年跟随李世民做大事的人里,秦琼和尉迟恭的下场,让旧部有些心寒,好在‘妖女惑乱’这个借口还是能站得住脚,李恪到现在也没有过多的举止,看来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了。
新皇到现在也就是接待武将、招抚安民,没有别的作用了,或许治理一个州府是稍微轻松一些的事情,要治理不停扩张的大唐,几乎难上加难,个中势力错中复杂,长孙无忌也不让李恪干涉政务。
军事一向是李世民主抓的,虽然生的儿子也不如他那么会用兵,但多少还是能做一些事情的,李承乾再废物也知道任用武将,大沽河之战也让李恪名声大噪,御前会议几乎是秘密召开的。
“不敢不敢,宰相言之有理!”
即便宰相什么要紧话都没说,武将还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从外地调兵遣将可是一件大事情,但现在也不见新皇有任何指示。
“诸位,此战只为了平定叛乱,诛杀妖女之后,定然会让各位加官进爵的,还要匡扶社稷,莫要有别的心思。”
说完眼睛就扫视了一圈,长孙无忌要确定自己号召的人都是绝对忠心,忠于李唐的皇帝,而不是新皇,从头到尾都是在利用李恪而已。
他私下已经知会了武将,这次是打折清君侧的名义,表面上是奉蜀王为新皇,其实一直在架空皇帝的权势,从天策府里出来的文臣武将,心里也只是认可李世民这位皇帝,李恪如今的地位还不如摄政王。
边关很重要,但怕的是驻守边疆的武将内心还是向着别人,所以长孙无忌极力反对,也不相信武媚娘会有本事调动边防军队,当前就是进一步架空皇帝。
“诸位大人,陛下来了!”
有人来通报,所有人都看着长孙无忌,得到了首肯才让新皇进入。
“参见陛下!”
是长孙无忌亲自带着众臣行了大礼,更是一种宣示实力的表现。
李恪身边只有一文一武,就算气质再好也抵不过人家的党派,双方只是表面君臣而已,当前还有一个大问题要处理,谁统帅大军先去拿下最近洛阳城。
“陛下,还是让秦将军留在身边好一些,没有人比他更武勇了,行军打仗是另一回事,莫要因为年少气盛而断送了性命。”
说的很好听,就是不让李恪的人插手接下来行军的一切事情,长孙无忌已经知道了秦载明被李恪收服了,加上对武家恨之入骨了,更不愿意有外人做大了实力。
“武勇而已嘛?秦将军在操练、带兵方面,只是稍微逊色一些,比不过他伯父秦琼,现在朕已经是皇帝了,是该安排一些事情。”
“权万济,宣读一下!”
李恪也不客气,不是为了争一口气,而是防止长孙无忌有出格的行为,双方目前的联盟实在过于脆弱,毕竟自己这边实在不够看了,满打满算也凑不出五千人,齐州的豪族世家也倒戈向了宰相。
权万济也不敢直接开罪宰相,只是一再请示了,双方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平等可言,只有一方过于强势了。
“陛下,臣等是跟先皇出征讨伐,无需其他人出手相助!”
“陛下,术业有专攻,年少无知容易犯错,别像赵括那样的纸上谈兵!”
武将只会支持长孙无忌,除了权位之间的制衡,更重要的是曾经并肩作战过,新皇根基不稳,也不愿意冒险得罪李世民。
两个皇帝是不可能共存的,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看看哪个皇帝才能平安无恙。
好家伙,没有一个愿意向着自己的,李恪不能表现出来,三万人目前是翻盘的关键,就算长孙无忌的手段再阴险,未来能不能取得长安,就要看看这位宰相爷能不能鼎力支持了。
态度很明确,绝对不能够让新皇的人介入军事中,即便有太多合理的地方,否则这些大老粗也不会一头扎入长孙无忌的阵营里。
“皇帝当得也太没劲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许提,朕想要做的事当今攻入长安城,好救出更多人,没想到现在连历城都不是朕的,不如死了百了。”
所有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