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外昭告新政各种消息,知州和师爷对新政条款略有异议,都被谢珏强硬驳回。
凤妤主要和府衙中各部门核定宁州城的商税,出纳和平准(稳定物价)等,凤妤和谢珣在回宁州途中冷战,谢珏几乎每日都和凤妤商谈西北十二州的盐田,铁矿和粮茶的收成,物价,运输。凤妤对财政,数字极其敏感。谢珏把宁州城内的大多数产业状况,户籍田籍等一起汇总给凤妤,希望她能帮忙稳定宁州城内的物价,再制定出一条能够全境通行的财政令法。
宁州城情况特殊,因要供养铁骑,物价并不跟随市场,而是官府控制在极低的价格,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外,所有物资优先供给给宁州铁骑。
谢珏在和谈前,一直管军中庶务,宁州城的经济状况他知之甚少。事实上,宁州城内因供需问题,导致经济活力不足,一直都是宁州的大问题。且许多商人会从宁州收购低廉物资,倒卖到京都,或者江南去。
谢珏想借凤妤的手,弄清楚宁州城内的经济和财政,让宁州城回归到正常的市场经济中。
谢珏擅长军中庶务,军中庶务比城中要简单,他只要平衡各位将军所需要补给,根据各位将军的性格,领军作战风格制定政策。粮草是后方供给,他不必操心,实在没钱,他就卖家产。
镇北侯府的管家也很简单,因为祖产很多,只要租赁就是一笔巨大财富,谢珏不必特意去想着利滚利。
一城,一国的财政却非常复杂,要考虑经济,土地,赋税等等,凤妤比他更擅长市场运作和管理。所以凤妤和府衙的师爷等人商谈时,谢珏在旁虚心学习。
他现在也想一心搞钱。
最迟到七月中旬,若她和谢珣仍在冷战,谁也不肯让步,他就会强硬送凤妤去十二州,宁州的问题他来接手。
以前宁州铁骑缺钱,他是拆东墙,补西墙,或是变卖家产,坐吃山空。不像凤妤,凤妤生财有道,比他更擅长钱滚钱。
谢珏也放下身段和骄傲,不懂就问,等凤妤去十二州后,他要自己上手统管一切,凤妤有所长,府衙的财政师爷也有所长。谈到午后,制定一条财政大概的框架。
凤妤对财政的见解,主要是来自于市场经济,也不知道能不能套用,二公子明显是病急乱投医,她只能和师爷多交流宁州城内的状况,再说自己的建议。府衙中的师爷对宁州城更了解,可惜的是有私心,这点凤妤和他谈一个时辰就知道,也难怪谢珏会让她来介入。
两人一整天都在府衙里,直到日落,二公子忙起来废寝忘食,在凤妤和师爷做的框架内,一条一条地细分政策,恨不得当天就能和他们谈出结果来,师爷累得头昏眼花,拿着晚膳的借口去歇息。
凤妤本身感兴趣,却也想帮谢珣,倒不觉得太累,且她很喜欢和谢珏谈经济,二公子聪明,一点就通,且能举一反三。且他本身也管过侯府的财政大权,两人共同语言比较多。
谢珣找过来时,站在门口看着他那沉默寡言的二哥和他那清冷如月的未婚妻,聊得正酣,谢珣心中有一种细密的疼。
他知道凤妤一直都很崇拜二哥。
也知道二哥喜欢找凤妤聊财政和经济,他们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凤妤和他就从来不会聊这些她喜欢,且感兴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