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防线,水围子堡垒山。 东北的平原拥有与联盟人一样的性格,严酷且冷硬。 在德米特里·纳扎连科少校的望远镜中,这座被炮火严密轰炸了18个小时的堡垒山表面,以月球表面来形容都有所不足。在18个小时里,这座海拔仅160余米的人工山丘起初遭到了轰炸机群的燃烧弹与高爆弹密集轰炸,在两轮空袭中,除却永备碉堡以外的基本工事都化为乌有。之后是自行火炮在20公里距离的定点打击,时而有更远距离的增程火箭弹打击,更近一点,是「矢车菊」型100毫米卡车炮的快速火力压制,在几个小时前,一枚射入了堡垒重炮口的卡车炮引起了连锁爆炸,拔地而起的烟柱即便在黑烟蔽日的天空中都显得格外粗壮。而那座重有数吨的水泥顶盖直接越过千米之遥,砸扁了一辆t70坦克。 这不是炮击的终止,为了对抗堡垒山底下的283毫米要塞炮,后续的师属155毫米榴弹炮、坦克炮近距离直射,战斗工兵的炸药包等等等,都轮番上场,却依然在预定时间里撬开联盟人坚硬的贝壳,而底下的贝肉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变得越来越苦涩。 这座堡垒山的人员编制最多只有五百人,一个营的规模,但是它成功阻滞了两个装甲团的推进。那一门联盟人千辛万苦放进去的283毫米要塞炮虽然是很久很久之前的武器,不过依然没有任何一种坦克的装甲可以对抗得了这种级别重炮。 纳扎连科所在的装甲团是非常标准的帝国装甲团,约有110辆左右的t系列坦克,在纵横宽广的东北平原上,是帝国钢铁洪流的威力源泉之一。洪流撞上了礁石,礁石纵然终究要被洪流磨碎,但是洪流也会因此分流。 「空军这种级别的轰炸,根本没用。」纳扎连科握拳砸着指挥坦克的车长盖,他冲着底下的通信兵吼叫了几句,要求后者再度向团部询问何时离开这个灰扑扑的小山包,或者干脆派他的部队碾过去。 「团部回电,要求我们作为看守部队,钉在原地。」 纳扎连科咆哮着猛锤起舱盖,然而坚硬的钢铁吸收了他的愤怒,这名渴望建功立业的少校只能眼睁睁目睹友军兴高采烈地向联盟的心脏城市——昌都,冲去,而他则要因为空军的无能而守在原地。 纳扎连科想起了在卡曼宁维斯托克的军械库里看到的一幕,大量的重型钻地弹囤积着,等待有朝一日挂载于tu-45的载弹舱内。这些钻地弹会在战争重新开始后,第一时间摧毁联盟人自欺欺人的永备工事,并炸烂昌都甚至是龙山的遮蔽层,打开腹地通道,供帝国坦克驱驰。 没有钻地弹也无所谓。作为穆拉维约夫公国贵族的一员,纳扎连科少校有幸参观过「伊凡雷帝」级主战机甲,领队大校无比自豪地宣布这样雄伟的机甲,帝国尚有四部。都以帝国历史上伟大的君主命名。攻略滨海三国的「伊凡雷帝」、夺取北方霸权的「彼得大帝」、威震西方首都的「亚历山大一世」,以及最近两百年里,跨海迫使邦联人屈膝的「维萨里奥」。 这仅是帝国荣光的一部分,在「伊凡雷帝」级之上,还有一部能正面击败联盟二代机甲的「列昂尼德」号。 在未竟的伟业前,每一部帝国机甲都应出现前线,但凡有一架四帝级别的机甲出现,就是弯腰一跺,也能把那台纠缠了18个小时的要塞炮打碎! 五对二,不,五对一,帝国的沙皇武士不需要这么谨慎到愚蠢,去解决一台「明光甲」! 那么,它们在哪里? 水围子堡垒山内部。 连续不间断的炮击令堡垒山内部受创不小。四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层,十几米厚的土层赋予了堡垒山极其出色的防御力,指挥官刘骏河少校并不担心大炮会摧毁堡垒,至于表面工事,他 一开始就没有派人守护,这只是日常卫戍的辅助设施,只要没有帝国人的nk钻地弹打击,那么堡垒山起码能保证72小时的绝对安全。 他不知道为什么帝国人的钻地弹或者主战机甲没来,他不在乎原因,只要求部队能坚持够三天。 三天,反击力量的聚集,机动力量的就位,一切的一切还是会如102年前那样,把帝国人关门打狗在东北平原上,用他们的血,浇灌我们的庄稼。 真正令他焦灼地是帝国人的战斗工兵攻势非常连贯,一个白昼里,要塞打退了七次进攻,部分交通地道被切断,备用电厂被炸毁。这意味着要塞的自持能力不会很久了。 「帝国佬又上来了。」警卫兵指着监控屏说道。 透过藏得很深的针孔摄像头,帝国人全副武装的战斗工兵在顶着防爆大盾牌前进,开路的是遥控爆破车。刘骏河的瞳孔缩了缩,他很明白一旦爆破车轰对了关键地道,那么他们就再也出不去了。 出不去没有什么,当炮弹炸响的时候,所有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