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处理鞑靼有关的事务。他以前跟朕举荐过你,盛赞你品行端正耿直,务实勤奋。建议朕重用你,倚仗你这样的忠义之臣。今日一见,果然是房玄龄杜如晦一样的良臣。朕怎么会因为你说了真话降罪于你呢?”
众人皆愣住。
皇上竟然没有因为赵宇航方才冒犯忤逆的话而生气。
李北辰十分动情地说道:“这正是朕今日单独找你们来的目的。朕希望天下的百姓都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不再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
朝廷积弊已久,想要推动新政非常困难。需要诸位的帮助和支持。需要诸位能够脚踏实地去为老百姓做事情。”
他的心底涌出一汪泪来,虽然眼中并无泪水。
迎着众人或迷惑或期待的眼神,李北辰郑重其事地说道,“想要解决饥荒,不再有百姓饿死,需要从三方面去努力:
第一,必须要有人真正的懂农业生产,懂得各地最适合种什么,如何提高粮食的产量。这里至少需要一个人。
第二,需要有人扎根于户部,摸清楚各地耕地数量和兼并情况,然后再想办法打土地兼并问题,让农民有地可种。另外还要进行丰年的粮食收储。这里需要至少一人。
第三,需要有人扎根于工部,愿意扎根于户外,东西南北全国跑,摸清各地农田水利状况,督办大运河的疏通。这里至少需要两个人。
如果能解决上面三个问题,相信会慢慢解决百姓没有田种,没有粮存问题,甚至能实现粮食的持续增产。另外还有方才赵宇航提到地方乱收苛捐杂税问题,朕早在农历三月就颁旨免除全国的农业税赋。如果落到地方还在征税,就需要两人进督察院,全国巡查。这里也需要两人。
农业靠天吃饭,还需要一人去钦天监观测天象,这个人,朕以为夏明弦最合适。
其他六个人分下工。你们当中若是没有精通农业的,认识对种地有研究的,现在就可以向朕举荐。当然你们还很年轻,如果愿意从今天开始研究如何选苗育苗培育良种的,也很欢迎。”
夏明弦自觉哪个方面都不突出,不知为何被钦点去钦天监,一时愣怔在那里。
“臣愿领命去户部考察土地分配和兼并问题。”周熹率先启奏道。
“臣愿领命去工部兴修水利。”王保强启奏道。
“臣愿领命去户部。”杜衡启奏道。
“臣愿领命去工部。”褚河海启奏道。
“臣愿领命去督察院。”何以墨启奏道。
最后竟然只剩下赵宇航呆愣愣地望着李北辰,似乎在神游四海。
李北辰笑着望向赵宇航,等着他语出惊人,“山远?你什么想法?不如你留在朕的身边?”
赵宇航如方才一般恭敬地走到正中央,在李北辰面前跪下:
“臣出身农家,得十里八乡的资助才走到今天。臣最擅长的事并不是读书写文章而是种地。臣跟爹娘当年种的粮食比别人都高产。
种地才是臣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求皇上能资助臣到全国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研究出来到底如何种地,如何提高水稻小麦产量,让父老乡亲们此生都能吃饱饭,不再饿肚子,就是臣的毕生所愿。不管需要多少年,但凡能在死之前做到,都可以含笑九泉。”
李北辰眼眶有些湿润,情不自禁地问道:“朕有生之年是否能看到和清海晏,岁丰民安?”
众位新臣整齐地跪在他的前方:“臣愿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北辰掷地有声地说道:“希望你们以后被人排挤时,遇到不公时,依然能记得今日之初心。你们可愿意如此?”
赵宇航义气风发地说道:“只要皇上真地相信我们,给我们这个机会。哪怕结局潦草。日后史书上一笔,也该有我们在座诸位的大名!”
众人哄堂大笑,山远兄还是这么狂。
不过这次不是嘲笑,而是快意恩仇之笑。
赵宇航早就大大咧咧地告诉众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留名青史。
此时此刻,众人才发现,自己何尝不是呢?若有机会大干一场,留名青史,男子汉大丈夫谁人不当先!
众人在勤政殿秘密地商议了两个时辰,气氛十分热烈。
眉头紧锁的人,舒展开;眉头舒展开的人,紧锁住。
每个人都穿过了一道门,进入了一个新世界,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未来。
最后李北辰命梁小宝取来了年头最久的窖藏陈酿,每人赐酒一杯。
李北辰热烈地说道:“诸位都是国之栋梁,大明的未来就靠各位了。朕敬诸位一杯!”
此时众人尚不知道座上皇帝说这句话的分量。只道是皇上对他们的期许。
说完之后,李北辰沉默了半天之后又道:“自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朕希望以后无论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是谁,你们都做为国有利的可用之才,远离夺嫡的政治漩涡,信守今天的承诺,安安心心地为国家计,为民计。”
众人皆面面相觑。
后宫六七位娘娘怀孕,目前又还没有定到底是立长还是立嫡还是立贤。其中高位娘娘又有谢家、孟家之女。未来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