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是很早提出了电池技术,比当前的锂离子电池和锂电解液的电池要安全和高效很多。
有新的固态电池研发成功蔡有云一点也不意外,关键在于能不能量产了。
固态电池优点很多,但最大的缺点却是,全是固态电解质加上锂金属阳极以目前的技术量产所需的成本很高,所以很难普及。
蔡有云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突破这个历史难题了,根据蔡有云时间链条的推演,以目前的工业制造量产固态电池还不是成熟的方案,所以他没有采用固态电池的研究成果,而是转而采用了成本相对更低的水基电池。
他很快打开自己的随身电脑,观看了对方的发布内容。
看完之后他反而不着急了。
总的来说,对方的固态电池的确很先进,比现在市场上的磷酸锂电池普遍要高出400Wh/Kg的能量密度,即是能达到550-600Wh/Kg左右,明显比暗云二号的300Wh/Kg要高出一倍以上。
性能上的确比不过人家,就算是暗云三号接近400的数据也跟对方有一定的差距。
不过对方通篇讲述的是研制出的产品的优势,但是没有提及量产的时间表,以及预售的价格。
这下蔡有云就放心多了,估计对方在量产上还是没有重大突破,要不然现在肯定会大吹特吹。
“我看了对方在量产上应该还有困难,可能只能适用于少量的电子设备,我们不用担心对方,继续按照我们的规划研究水基电池”,蔡有云回复宋依依说道。
现在他们的水基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800以上,比人家发布的固态电池最高能量密度还高出200左右。
不过同样遇到了量产难题,难的不是材料的获取,而是电解质中的多重化学反应,很容易出现差错,良品率并不高。
而最稳定且价格低廉的产品就是正在研发中的暗云三号了,将能量效率提升60%以上,比第二代产品增加20%左右,这样在电动车上就更加具有优势了。
原来可以续航400公里左右的电池,用了暗云三号的话,续航可以增加60%,即是240公里左右,总共达到640公里以上,而且在价格上并不会多出很多,相信国内外电动车厂商对此应该会更感兴趣。
按照他制定的产品规划图,暗云三号将会在半年后推出,留给吴勇团队的研究时间更加充裕了。
暗云科技的官网现在也成了新能源行业中当红的炸子鸡,很多人都开始关注暗云科技的一举一动,因为他时不时爆出暗黑科技,让人充满期待。
蔡有云想了想,觉得应该在官网上公布自己的技术路线,让公众们对自己公司未来的研究有所期待。
至于固态电池的确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它的高效和安全性是电池厂家梦寐以求的性能。如果暗物质的采集能够突破的话,利用暗物质作为中介物质,可以有效降低固态电池的量产成本,提高电池的运行效率。
宋依依现在研究的水基电池在从800向1000冲击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几乎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研究陷入了瓶颈期。
蔡有云并没有催促宋依依,按照理论分析,当前的方案的确是能达到10倍左右的能量密度,数据最高可以达到1500-2000,只是现实情况下,在实验中有很多参数不可控,导致出来了不一样的结果。
他把当前数据整理好输送到新的时间链条上继续分析更好的方案,面对宋博士也束手无策的难题,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依靠时间链条的分析。
日本厂家发布的固态电池方案如同昙花一现,没过几天就几乎很少人讨论了。而国内很多电池大厂也紧锣密鼓的开始推出自家的新产品,目的就是为了对抗蔡有云的暗云二号。
这样一位电池市场的新秀的突然崛起,让他们都有了危机感,纷纷将压箱底的技术都推出来,用以抗衡现在的电池新秀。
以至于业内媒体纷纷高呼新能源井喷的时代已经来临,电池技术的发展不再以年月为计算单位,而是以天为单位,很可能第二天刚睡醒,行业内的某位同行就发布了效率更高的电池方案。
而导致电池行业卷起来,多个大厂的技术科研人员通宵加班的‘罪魁祸首’蔡有云现在正准备在官网上推出自己的技术路线与未来蓝图。
经过一天的开会讨论和讲解,他描述了公司未来分为三条路线,一条是现在普通的锂电解质电池路线,一条是水基电解质的电池路线,另一条则是固态电解质的路线,三条路线齐头并进。
第一条技术路线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量产成本最低的路线,有利于新产品的普及和销售,在价格并没有大幅提高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效率。
第二条技术路线则是中高端产品路线,比现有的电池能量密度普遍高五倍以上,甚至有望达到十倍,将适用于高端的产品,以及可能用于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