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秀吉的认可之后,在朝日军很快作出了反应。 福岛正则受命前往忠清道镇守,再一次对忠清道义兵进行清剿。小早川隆景与岛津义弘也帅军南下,想要尽快完成全罗道的全平定。 毛利辉元责任最重,他需要维护釜山→忠清道的道路,因此也不能轻易离开。 至于花房正幸,本就是过来占一个坑的,没见他整场连一句话都没有说吗?会议结束之后,都不等晚宴,当天完成就回了江原道。 所以最后实际上负责京畿道守备的还是丰臣秀次和丰臣秀胜兄弟俩。本来是丰臣秀次负责稳固王京周围的防线,丰臣秀胜负责对京畿道二次扫荡。 但是没想到最后黑田长政不愿意再回黄海道了,反倒是丰臣秀胜对于北上出兵颇感兴趣,最后两人任务调换,由丰臣秀胜负责黄海道防务,黑田长政负责协助丰臣秀次守备京畿道。 王京会议定下的稳固八道国割的计划,本质上是既得利益大名不愿意放弃已经握在手里的领地。 可是日军登陆朝鲜直至此刻也只有15万人,先期战斗损失了近万众,又要分别驻守八道各城,重点城市还要加驻,有些城分到的驻兵也就只有300~500之数。 每一个侵略国家,在面对与自己体量相当,或者体量更大的个体的时候,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可以快速攻下全境,有如何可以快速的安定新领。 毕竟作为外来侵略者,本地接受度是很低的,最重要是两边很有可能的在制度、习惯上有很大的不同,新领的百姓很难融入到原有的体制中去。 甚至,那些跟随你打天下的家伙们,不是为了你所谓的大义、文治武功去卖性命的,他们是为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而这些利益很有可能会切实对新领百姓造成压榨。 这个时候作为国主,你如何平衡核心功臣与新领旧民之间的平衡,又如何能快速消化新领,使之能为你下一轮扩张造血呢? 对于日本这样的小国来说,想要鲸吞与自己知行体量相当的朝鲜,唯有两条路。 其一是以国力压之,其二是以速破之。 很显然现如今日本的国力与朝鲜不足以形成巨大的差距,同时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击破朝鲜朝廷,俘虏朝臣上层,恩化朝鲜百姓,那么日军就不可避免的进入到持久战之中,而这正是日方最害怕看到的。 日本在征朝之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即便已经提前制定了【八道国割】的战略,也只能提前布置各州道的攻略,防止出现历史上被义军割裂的情况罢了。 相反,因为兵力不足,提前事实的【八道国割】计划,在帮助日军稳定后方的同时,也分弱了日军的兵力,眼下的【八道国割】战略好似一个有毒的蜜糖,正在缓慢的杀死日军。 这一点秀家早就预料到了,别的州道他管不到,咸镜道和江原道必须按照自己的规矩来办事。 好在秀家的运气也好,进攻江原道和咸镜道的时候,下面的田地大多没有受损,眼下时间来到8月,正是抢收秋粮的时候。 往年朝鲜的百姓以粮缴纳了田赋之后,留下来年的种子和必要的粮食,其他的都要低价卖给周围的地主老爷,好从他们那里换来银钱,才能用这些银钱去缴纳各种杂税。 然而眼下这一年的纳粮教赋,却在日方武士奉行的监督下全部以收缴田赋,其他杂税全免的方式进行缴纳。 此前尽管秀家已经派人到各县、乡、村宣讲新的政策,不过百姓大多也就是听听罢了。 直到这一次交税,交完税后确实没有其他杂税了,他们手里面实际上留存的比往年多了2成,这才发现原来新主子说的都是实话。 其实往年朝鲜朝廷收上来的赋税也只有民间百姓收入的4成罢了,剩下的三成~三成半都被地头老爷在米粮折银的时候折了进去。 要说这一政策之下受损失最大的是谁,无疑是此前在地的朝鲜乡绅们了。 不过秀家打一开始就没打算靠拉拢他们而治理两道,他们本就是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那群人罢了。 就算秀家施恩于他们,与他们一起欺压百姓,他们也不会念着你的好,等到明军一来,反手一个“贼寇”的就联合明军把你团灭了。 而且在朝鲜两班贵族毕竟只是少数人,却占据着绝大多数的财富,当秀家在江原道、咸镜道建立新的执政体系的时候,除了重用日本武士贵族之外,机要提拔当地原本的失势百姓上来,成为自己的新的忠犬。 即便这一次征朝最后会无功而返,秀家也要激发这群两班老爷们和底层百姓之间的矛盾,彻底戳破那层窗户纸。 除了以上的布置之外,秀家很清楚,想要同化或者奴役一个民族,就要从压榨贬低他们的文化开始。 朝鲜民族师从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