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军和二建联系了一下,两个人开着车跑去和那边见了个面,张铁军和对方沟通了一下方案。也算是认识一下混个脸熟,大家以后需要长时间打交道。 张铁军和二建的工程师把几个工厂,物流集散中心的规划讨论了一下,给他们讲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需要实现什么功能和目的。 住宅和办公楼,酒店不需要这种沟通,那边是要走设计院的。 这一谈就到了中午,两个人就在二建这边对付了一口。 下午,张冠军和张铁军又和二建的工程师,项目经理一起去了动物园,到现场继续讨论。 二建的速度也是挺快的,估计是手里也没有什么大活,相应的机械设备人员都已经过来了,已经开始了平整工作,规划道路和管线。 这会儿已经收秋,菜地里已经空无一物,也涉及不到什么赔偿,正是干活的大好时候。 这个时代的人听话,政府下个通知就会执行,还不存在什么讲条件抗拒的思维。主要是这个时间的安置工作做的也比较到位,方方面面考虑的都很周全。 边上涉及的那个小厂还有星星落落的十几户人家都不用催,自己就主动搬离了。 “外围和外面接触的地方砌砖墙,里面这边就拉上围网就行,砌墙太浪费,以后挖沟下管也不方便。今年下冻之前争取把地下管线主体弄利整。” “行,就按你们的计划办,我俩没意见。” “再一个就是,这边的厂房仓库我们建议全部上钢结构,又快又省事儿,将来拆也方便。钢结构拆下来还是东西也不浪费。” “全部上钢结构的话,将来的取暖会不会有影响?” “你这肯定是要起大锅炉的,取暖问题不大。” 东北虽然是全国最早开始集中供暖的地区,但事实上八零年的时候只有十座城市有供暖系统,而且也不是全覆盖。到八九年增加到了八十一座城市。 主要是原来那会儿住宅以平房舍宅居多,平房不供暖,都是火炕。 九零年这会儿,除了住宅楼房实现统一集中供暖以外,企业厂矿单位都是自己管自己的。锅炉的建设安装还是必需配套设备。 这个时间段还欢迎工厂自备发电,可以成立自己的发电厂。(八五年开始) “还是需要仔细考虑一下取暖问题,冬天不可能让工人冻着手干活,而且要考虑综合成本。” 锅炉是肯定要建的,但是需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建筑本身的保暖性还是很重要。 从动物园回来,张铁军开始考虑沈阳这边的公司结构,自己到这会儿还是孤家寡人一个,得准备找地方招人了,得趁着冬天把架子搭起来。 就很头疼,不弄又不行。不过因为是搞港资合资,到是不愁招不到人。说实话这个年代私人公司招人还是有点困难的,除非是外资。 他在等香港公司的执照拿到手。不只是要成立合资公司的事情,拿到执照他就有了往来香港的身份,也就是可以随意出境了。 香港的公司虽然只是个工具,但张铁军可没想过这么浪费,他是准备过去在那边认真筹划一番的,包括张冠军的贸易公司。都有大用。 就是有点分身乏术,需要找到人来帮自己。老板可以很累,但也可以不累,就看怎么选择。张铁军感觉自己应该赶紧建一个团队才行。 但是实话实说,九零年这会儿想在国内建一个行政管理团队有点难,或者说就是完全不可能。其实哪怕放到二三十年以后,也特么不太可能。 主要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彼可取尔代之这样的传统思维以及相关教育,不管有没有那个能力,都想当老板挣大钱坐高位。 往往一个人培养到尽头就是背判,轻则营私舞弊吃拿卡要塞亲戚,重则挖坑磨刀准备干翻你取尔代之,最后给自己培养无数的对手。 每个城市的每个行业,都会有一家公司被叫做黄埔军校。本着自己人对自己人最狠的原则,很快他们就会想尽一切方法把你弄死。斩草除根。 这可不是乱说的,这是张铁军上辈子四十几年走遍全国做了十几个行业以后得出来的结论。 我们背判的代价太低了,低到不可想象,大环境就鼓励支持着这种行为。一个坑蒙拐骗可以堂尔皇之成为商业手段的国度,就不要渴望着能有多高的情操。 就有点忧伤。 带着这样的情绪,和张冠军简单的聊了一会儿,张铁军就回了酒店。 回酒店收拾了一下,把东西送到车里,一杯茶没喝完,小柳和张英就回来了,两个人回房间收拾了一下,大家下楼退房。 张英拉着小柳坐她的奥迪,张铁军开着大卡跟在后面回了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