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武帝崇祯
  4. 第821章 兵发夔州府
设置

第821章 兵发夔州府(1 / 2)


岸上的大军四十余万,仍然有黄得功统领。战船水师超过8万,仍然有大将刘肇基统领,水陆军马的总督师仍然是太监王承恩。

三千锦衣卫组成御营护驾,白莲教、天地教、丐帮和五岳剑派教主、帮主和掌门等武林高手,随军听用。

夷陵到重庆超过千里,且多是山地,地形复杂,除军中派出大量夜不收打探敌情之外,崇祯调来韩印、杨万里两个锦衣千户,各带一百名锦衣卫,沿途专门负责为皇上收集传递情报。

双情报系统是崇祯行军打仗创下的特色,这种情报系统在山海关之战时就已经诞生了,如此搜集传递军情和旨意不但准确,而且迅速。即便远在千里,也能做到朝发夕至。

但欲取重庆,必先取夔州,即后世的四川省奉节县一带。

夔州府古城在奉节县东十多里的江边,可以看作是重庆的东大门。城高池深,易守难攻。

夔州府离夷陵只有五六百里地,但是崇祯的大部队却走了十多天,接连拿下巴东、巫峡等地,这些地方的张献忠的小股贼匪大都是不战而逃,明军才到达夔州城附近。

明军大兵压境,大明武帝亲征,孙可望都打了败仗,夔州城震动。

此时的夔州城有5万大西军。

守城的主将金声恒,副将王德仁。

这两个都是左良玉手下的大将投降过来的,他们俩原本都是流贼出身。

左良玉父子在九江败亡,他们觉得武汉肯定守不住了,便投降了张献忠,跟着孙可望又打了败仗。

他们像被赶猪一样,被崇祯的明军从武昌赶到夷陵,又从夷陵被赶到了夔州。

孙可望在夷陵吃了败仗,带着残兵败将退守夔州之后,整合当地的兵马。

留下二将让他们带领5万大军守住夔州府,让铁伞怪侠司马昌和飞蛇谷的谷主姜天达两位武林高手协助守城。

这两位自命不凡的武林高手,在远安城在孙可望面前相互吹捧,结果两军阵前一场大战,崇祯单挑他们两个,最终这两个人窝里斗,双双败逃。

他们俩都打不赢崇祯一个,剩下一个姜天达自然也不敢与崇祯交战。姜天达从疆场上逃跑以后,好不容易追上了司马昌。

司马昌怒不可遏,对姜天达好一阵的挖苦,姜天达一再赔情道歉,说他们中了崇祯的奸计,否则的话他再也不是东西,不可能对好朋友出手,何况好朋友又是来帮他忙的。

姜天达终于说服了司马昌。

两个人又言归于好,发誓要再找崇祯算账,二人又来见孙可望,说他们上了昏君的当,愿意与崇祯死战到底,孙可望原谅了他们俩。

临走之时留下他们4个守成,因为孙可望知道,凭他们的力量绝对打不赢大明武帝崇祯,必须让皇上火速派救兵,并增派武林高手助战。

孙可望临走的时候,叮嘱这两个武林高手和守城的两员主将,命他们四人务必坚守数日。他回到西京,救陛下张献忠立即派重兵来救。届时峨眉派的高手也会助战,只要峨眉派的高手参战,昏君崇祯必败无疑。

金声恒、王得仁和司马昌、姜天达四人领命。

孙可望带着白文选,还有倾青派的顾青城师徒四人,率领几千铁骑飞马退往重庆。

到了重庆,孙可望一天也没耽搁,让白文选守住重庆。他和顾青城师徒四人带着亲兵卫队离开重庆,飞马赶往西京(成都)。

但是孙可望他们这一走,就是将近一个月,渺无音讯。

现在几十万明军水陆并进,往夔州方向杀了过来,金声恒得到报告已经坐不住了,立即把王得仁、姜天达和司马昌请到他的率账之中商议对策。

“各位,昏君崇祯御驾亲征,起大军50万,攻打巴东和巫峡,弹丸之地的巴东和武侠,根本挡不住昏君的人马,夔州城只有区区5万人马,兵微将寡,如何能挡得住几十万明军,加上大明武帝天下无敌,各位如之奈何?”

金声恒连问数遍,在座的三人全都成了闷嘴葫芦。

“各位,你们倒是说话呀?”金声恒急得像热锅的蚂蚁。

王得仁叹了一口气道:“大帅,王爷一去不复返,救兵和峨眉派的高手也迟迟未到,以属下看,还是赶紧向王爷和陛下求援吧,否则此城难保。”

金声恒一脸的苦相,“王兄说的对,可是这里离重庆府800里,离京城(西京)1300多里,明军马上就兵临城下了,千里迢迢去求援哪来得及?”

王得仁闻言也是摇头不语。

金声恒甚至做好了弃城而逃的打算,他想退守重庆,夔州城的安危对他来说没有丝毫的价值,这并不是他的夔州,武昌他都放弃了,何况一个夔州?他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存实力,保住命。

但是没有人带头说这话,他也不敢自作主张。作为守城主将,他害怕孙可望和张献忠将来砍他的脑袋,想找个替死鬼。

但是王得仁不说这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