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一只明军来到了护城河畔,为首的骑马之人,头戴龙冠,身穿龙袍,腰悬玄天子剑的正是大明武帝崇祯。
另外在崇祯的旁边,还站着铁杆太监王承恩,胖大的身躯,又白又胖的大脸,一点都没改变,以及一帮锦衣卫和明军将士。
兵马虽然不多,但是威风凛凛,绝对的帝王气派。
崇祯走的时候只带了三个人,除了王承恩之外就是大内高手,锦衣卫千户韩印和杨万里。
虽然没有看到这两个人,但是朱慈烺的亲爹太子应该认得。另外王家彦和金铉,老驸马巩永固这些人也不会看错,
两个月前走的时候悄然而去,人鬼莫知,只有他们君臣四人,回来的时候却带着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威风凛凛。
朱慈烺和文武百官激动无比,有的已经是热泪盈眶。
接下来城门大开,大明太子带着文武百官跪门迎驾。
城门内外跪满了太子和文武官员。
道路两旁,全副武装的明军兵将站的规规矩矩,如刀砍斧剁一般整齐。
城头上守城的明军将士甲衣鲜明,刀枪晃眼,旌旗猎猎。
不只是太子和京城的这些文武官员,城中的老百姓,大明朝的旧官僚(当然是刘宗敏烤官助饷幸存下来的)、以及那些有头有脸的官绅富贵,也全都自发地走上了街头。
经历了短暂的“大明——大顺——大明”模式,他们觉得还是大明朝好。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朝代的更替也是如此。
两个多月的时间,给了他们一个如此对比的机会,大明百姓当然感谢上苍。
什么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纯粹是扯淡!
李自成进城的时候的确是秋毫无犯,但是7天之后京城变天了。刘宗敏开始烤官助饷,这简直是祸从天降,旧官僚或者最有钱的人掉了一层皮,甚至送了命,再然后这些大顺军就是入室抢劫,杀人放火,比盗贼更甚。
旧官僚和城中的百姓苦不堪言,可别再折腾了,再也不能相信这些流贼,看来朝廷称他们为流贼,名副其实。
听说两个月前皇上死了,现在死去活来,还带来了千百兵将,威风凛凛,谁都想看看真假。
因此从外城到内城,再到皇城附近,全都是应迎接到的人群,万头攒动,人山人海,再往里面是禁区,老百姓根本进不去。
整个内城外城,万人空巷。
崇祯带着1000多兵马,锦衣卫在两边开道。
看到这么多人都在迎驾,甚至有些人高呼大明万岁,大明皇上万岁。
崇祯心中升起无限的感慨,看来老百姓还是接受大明的,那些投降大清和流贼的,期望着大明朝变天的,都是一些受了蛊惑的民众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之徒。
李自成打天下可以,但是绝对坐不了天下。
至于这些满清鞑子,那就更别说了。
那是一个民族,吞并另一个民族的血腥镇压。
大明朝自太祖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276年,早已被老百姓认可和接受。至于朝堂腐败,内忧外患,百姓疾苦,这些都可以通过朝廷的自我革命而解决。
根本不需要改朝换代。
崇祯心潮澎湃,思绪翻滚,激动无比,对欢迎的万千军民,崇祯频频挥手致意。
此时在欢迎的人群当中,有一头戴斗笠身背宝剑的道人。
此人一身淡青色的道袍,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马上崇祯。
自从崇祯一进城,老道就注意到了这位大明皇上,一直在暗中跟着,两只眼睛闪着复仇的光芒。
若非是大白天人太多,他早就出手杀人了。
崇祯的圣驾很快就到了承天门外。
坐在马上,崇祯一抬头就看见了承天门三个字和,“天”字
知道这是两个月前,李自成的杰作,李自成在这里一箭定天下,后来成了笑柄。
得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感悟最深的,恐怕就属那李自成了。
进了皇城,到了皇宫,这两城崇祯就比较熟悉了,这是他穿越之后,逆袭打天下得来的。
跟在他后面的李默然,还有这一千多明军将士和锦衣卫,他们当然是第一次进京城。
他们的眼睛早就看不过来了,此时心中更是激动。
这就是大明的京城?
京城真是大,进了一层又一层,特别的皇城和皇宫,金碧辉煌,豪华无比,可比山海关临时的皇宫盛强万倍。
独有王承恩,司空见惯了这里的一切,还是那么的熟悉。
不过虽然他不觉得新鲜,但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大明武帝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