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宫
“国师,金国目前的政治格局,大概什么情况?”
“回禀大王,金王·完颜阿骨打,不惑之年,稳居朝堂,他的异母弟完颜阇母,担任大将军,上次过来出使的完颜宗瀚担任丞相。
金国国内,在一定层次上,效仿我大魏的制度,并且在完颜宗瀚的推进下,进行汉化改革,鼓励国民,半耕半牧,东北地区的土地似乎格外的肥沃,粮食产量较高。”
“东北黑土地,确实不错,就先让金国蛮子替我松土,等我日后去取,至于汉化,完颜宗瀚带着一帮胡人,在汉土尚且未及的地方搞汉化,纵使其天纵英才,也不过是不伦不类。”
五胡乱华后,不少异族统治者都搞过汉化,但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打到了中原,需要吸纳中原的汉民和人才。
但是现在魏国北方稳固,完颜宗瀚即使汉化也没法吸引多少人口。
不过,完颜宗瀚的眼光确实有些超前,若是中原混战,让他们钻了进来,经历过汉化的金国,可以更好的站稳。
“其他方面呢,我记得金国之中,也有不少汉人官员吧。”
金国的那些人被乱入过来,也不是黑户,那些汉人官员的背景大多数幽州人或者并州人。
汉末的幽州和并州,几乎算得上胡汉杂居了。
李烨后来夺下幽州和并州后,对于异族,要么是分化强迁,要么是驱逐,自家地盘里怎么能留着外人。
在李烨打下二州前,胡汉混杂的情况算得上普遍了,所以有汉人跟着胡人也不奇怪,也有胡人追随汉人,已经在初步的融合了,不过这种不在掌控内的融合是有风险的。
虽然说未来各民族是一家,但现在还不是一家,得等我消灭他们的独立政权后,再民族融合,大家一家亲。
袁天罡早就把金国那些人的背景给摸清楚了:
“大王,金国军政之中,均有汉人官员,其中较为显贵的,幽州人韩企先、刘彦宗;并州人张浩、王伯龙、郭药师、韩常。
刘彦宗官至尚书令,韩企先任大司农,张浩任职大鸿胪,主要负责与我国的外交;王伯龙、郭药师、韩常,均为军中宿将。”
“这些人,有可能招揽吗?”
“若非生死关头,否则无望,当年的幽、并二州,本就混乱,他们也是杂居胡人部落,后追随完颜阿骨打,在其征服漠北之中,立下功勋,身居高位,没那么容易劝降。”
袁天罡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魏国不可能给他们开出比金国高的地位和权力,那么除了把他们揍到濒死,是没法谈的。
“罢了,该打就打嘛,迟早的事情,我记得上次被岳将军打得全军覆没的折可求,好像也是汉人出身,既然跟了胡人,就战场再见吧,说说他们的军队吧,我对这个更感兴趣。”
“金国将全国兵马分为中护军和三个军团,中护军驻防在金城,其余三个军团,一个在金国驻扎在中部,方便增援各方,另外两个方便驻防在南部和东部。”
“南部防的是我们,东边防的是高句丽?恐怕是别有用心吧。”
高句丽,这个国家够顽强的,打他们就像爸爸打儿子一样,但是灭他们的时候,他们简直就是打不死的小强。
杨广三征高句丽未果,空耗国力,加快了隋朝灭亡。
李世民多次战胜他们,但就是灭不掉。
直到李治时期,才将高句丽灭国。
高句丽立国七百年左右,太会苟了,打不过就认怂,别人一走继续闹腾。
其实汉末高句丽的主要发展位置就在辽东附近,当时辛弃疾才接手辽东郡的时候,高句丽也来挑事。
辛弃疾手里只有猎鹰军团中的一个军,再加上辽东郡兵,带着一万人,一战打垮了高句丽集结的四万大军,直接乘胜追击,肃清了辽东郡附近的高句丽势力,将他们彻底赶去了朝鲜半岛不敢冒头。
虽然说对于魏国来说,高句丽战力非常弱,但是到了朝鲜半岛,他们就雄起了,攻灭了那边的土著小国,成了那一块的老大。
袁天罡对于金国的部署,也有些考量:“大王,金国三个军团的分立,要么是打算联合高句丽,以钳形经过我国幽、辽二州,要么是他们有攻打高句丽的想法。”
“我倒是觉得,他们打高句丽的可能性大一些,不过高句丽那块地,我也想要,即使我们暂时拿不了,也不能让金国拿了。”
之前中原未定,金国的这些动作李烨还能忍忍,现在大敌曹操已经没了,金国再想扩张地盘,哪有那么容易。
“若是依大王之见,一旦金国出兵,我们需要派兵援助高句丽?”
“不,是我们的友好邻居高句丽,被金国欺负,他们会来求我们,而我们为了调节两国关系,无奈出兵。对于高句丽这种记吃不记打的蕞尔小国,得让他们知道疼。”
“大王英明。”
李烨不觉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