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县衙内,众人正在审阅科举的文稿。 审核的官员,居中而坐,四五个学官左右端坐。 还有一个江南地区德高望重的退休大臣,前宰相李如松。 这李如松为大康年间的状元郎,后来入翰林院编书,之后被皇上提拔,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参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最后提拔为宰相。 如今这位曾经位极人臣的老者,辞官归隐,闲赋在家多年,看上去七十余岁,头发花白,面容清瘦,目光炯炯、精神健旺,老而强健,不失风采,完全没有太多的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 此刻,这位前宰相跟众人不同,着一身便衣而非朝廷命官的官服。 这次县试本来应该是金陵知府参与和主考,只是金陵知府因贪赃枉法被拿下之后朝廷迟迟没有安排人过来上任,科举的日子也不能够拖延,免得误了时辰,只得取折中的办法,从神京派遣朝廷官员张唐过来主考,以彰显天子的恩德和仁厚。 李如松作为前宰相,在金陵府属于德高望重,权势巨大的那种顶尖人物。 为了避免出现徇私舞弊的事情,因而,众人商议请这位老人家过来坐镇监督,以彰显本次科举的公平公正,堵住悠悠众口。 前来参与金陵府县试的人,一共有一百八十人参加,卷子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分配给众人来阅卷,速度也就只需要七八个时辰,就可以将其批阅完毕。 由于本次参与科举的学子,全部都是本地考生,考试的时候也是需要糊名和抄录,不能够直接审阅,免得徇私舞弊。 县令和学官一起交叉阅卷,避免出现差池和错漏。 如此来回数個时辰之后,这些卷子当天就阅完了。 阅卷完毕之后,众人拆开糊名的卷子,逐渐按照之前圈画出来的名次,按照顺利依次排列整齐,随后就开始进行最终的确认,只要最后一道程序无错,那么就只需要按照卷子的顺序抄录一份名单,就可以作为发榜日的榜单了。 李如松本来也只是过来走一个过场,心头对于这些童生级别的卷子并不以为意,当年他能够高中状元,后当过一朝宰相,眼界和才学都是极为不错的,因此看寻常的卷子也就颇为有些看不上眼。 只是这金陵府地处江南地带,江南多才子,学风兴盛,难免会出现一些妖孽和怪才。 因而,他也是心头有兴趣,想要看看能否从这些科举的学子里面挑选出几个栋梁之才来。 拿起卷子,映入眼帘的就是第一名的卷子。 “贾芸?” 阅卷之前,先看名字,又看到贾字,李如松眼神微微眯着,似乎是知道此人的来历了,“此人是神京贾府还是金陵贾府的考生?” “启禀老相君,这个人是从神京贾府特意过来金陵府科举的学子!” “此人文字刚劲有力,笔走龙蛇间隐约有书法大师的风范,这就一手妙笔丹青,就论整个天下也是极少见的那种风流人物。” 这份卷子被多人查阅过,都是心头称赞有加,抛开背景身份不论,贾芸靠着【蔡京模板】写出来的文字,的确是属于第一流的风流文笔,莫说在童生这个阶段了,就算是恩科殿试当中,也是能够跟状元文笔争锋而不落下风。 突然之间,李如松就来了兴趣了。 他知道这些阅卷的考官和学官都是清正的读书人,是不太可能会昧着良心去讨好远在神京的贾府,那么也就只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此人的才学真的就十分的厉害和惊人,当即,李如松就是说道:“那就先看看吧!” 阅到这份卷子,李如松不由得眼前一亮。 这答题和回答都还算精当,虽行文恪守中庸之道,中规中矩,只算是一份中等文章,但是,这一手妙笔丹青却是不假,令文章立刻就从中庸级别跳到了难得一见的精品。 李如松也是读书人,也爱字,识字,会字,更是时常临摹古代书法大家的书法,见到这种精妙绝伦的文字,也是沉吟了一下,说道:“依我看,整个天下读书人当中在书法造诣上能有这个水平的读书人,屈指可数。” “就算是恩科殿试也可凭借此字博得一个进士及第。” 正想着,又看向那个贾字,想到贾芸的身份,四大家族的出身,在其他人眼中看来是加分项,但是对于李如松这样的文人来说,那就是心里面会又有一些想法了,“贾府啊!” 于是连连叹息:“可惜,可惜!” 旁边的众人闻言颇为不解,贾府的出身,如何可惜了?众人疑惑,看向李如松笑说着:“老相君,阅卷到现在,您多是赞叹,怎么这一提到了贾府的出身,却称可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