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4. 第九十二章 谢祯来信
设置

第九十二章 谢祯来信(1 / 2)


因为果树的事情,陈霄倒是收到了一封久违的书信。

谢祯自从去了边疆,倒是未曾联系过,较之赵毅,陈霄与他的关系倒是一般。

“陈兄亲启,京城一别已经一年有余,陈兄易县所行之事,传遍大周,谢某有幸,也闻陈兄之举,一县百姓爱戴,实乃我辈读书人之楷模。”

“”

"听闻国公府公子萧大人任荆州知州,将门虎子担任一州知州,实乃少数也,前几日,匈奴再次入侵边疆,梁将军率领众将士抵挡,苦战三日有余,方才击退匈奴,梁将军年事已高,家中极为小将军尚且年幼,边关重地,良将尚缺,实乃伤心不已,叹息,叹息!"

谢祯絮絮叨叨的写了三张纸的信件,最后和陈霄问了好,还开玩笑,今年过年能否收到陈霄的苹果充当年礼。

陈霄看完了信件,沉思许久,边疆那里又不太平了,谢祯提到梁将军年事已高,他的几个儿子倒是没有提及太多,想必并不是出色的人物,如今扯到萧承泽,莫非萧承泽可能回去北边。

陈霄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陈霄如今在荆州的作为,离不开萧承泽的支持,若是他离开了,后面自己很多事情都不会这般顺利,想到此处,陈霄不禁有些担忧。

自己从京城来到易县,多少风声也听到了,京城那里有人并不待见自己,安远侯的事情自己更是直接主导,若是萧承泽离开,再来个不对付的上司,自己岂不是危险至极。

不管萧承泽是否会去北边,易县这做的也一半了,之前皇上给的期限便是两年,陈霄定了下来,待到易县冬麦收完之后,便写折子送往京城刷刷好感,家里的这个也得一直用着。

转眼间到了冬麦收割的时候,百姓们全部顶着烈日开始收麦子,即便是炎炎夏日,也无人叫唤着辛苦,大家伙皆是一脸喜气,自从洪灾之后,易县终于有粮食产出了。

陈霄也早早的派了下面的人去百姓家里帮忙,家里困难的皆可到官府申请。

为了能更好的完成麦子收割,陈霄还拨了银子专门租聘了牛和骡子,分派到各村,帮助百姓。

一时间,陈霄在易县更受百姓爱戴了。

顾南发现,陈大人最近不管何人奉承他,他都说是皇上慧眼识珠,政策优良,因为陈霄的宣传,再加上陈霄专门找的那几个读书人写的关于皇上的文章,一时间,整个易县的百姓都感谢当今的皇上,纷纷叫唤着是明君当世。

冬麦在整个荆州完美丰收,那些文章消息流传的快,原本民生怨道的荆州,如今全部都说当今的皇上是个明君。

此消息一路传到了京城,大殿上,御史更是使出了吃奶的劲说着皇帝的好话。

龙椅上的皇帝看着地下的御史,不知为何,这几日看起来格外的顺眼,想到锦衣卫送来的消息,更加顺眼了。

暗卫送来的消息上,陈霄一片廉洁,一心做官,善待百姓,在易县可谓是深受爱戴,如今自己这名声不好的皇帝在荆州百姓的眼里都是

明君了。

御书房里,皇上看着陈霄的请安折子,幽幽道:“陈霄在易县一年多了吧!”

一旁的付公公掐媚道:“是啊,皇上,陈大人可是个好官啊!”

皇上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的确,锦衣卫给的消息是极准的。”

“这一切都是皇上慧眼识珠,若不是您,陈大人哪里能到易县做知县啊!”付公公跟了皇帝多年,深知皇上的心思,不过短短几句话就把皇帝哄得哈哈大笑。

此时正在外面的太子,听到里面的笑声低声问着一旁的内监道:“里面是何人”

内监赶紧道:“回太子殿下,只有皇上和付公公二人。”

太子淡淡的扫了他一眼。

内监继续道:“想必是因为陈大人得到事情。”

陈大人,太子如今已经十六了,年前刚刚开始参加朝政,对于陈大人也是知道一些,之前承泽表哥的信里也提到了此人,说此人可用,是良臣。

太子看了一眼御书房的大门道:“本宫回东宫了,今日之事谁都不准说出去。”

内监恭敬额点头道:“是。”

皇帝继续翻了翻折子,北边战事又起了,如今是夏日,北边的日子还好过些,若是到了冬天,想必匈奴那里怕是熬不住了。

之前安远侯的事情牵连甚广,安远侯根基深重,如今虽然已经问罪,但是同他有关联的人甚多,甚至内阁有人还是他的同族,皇帝想了想嘀咕着:“还得再忍忍啊!”

冬麦丰收,整个易县一片喜悦,山上的苗家百姓纷纷穿上了族中的服饰下山跳起了舞蹈。

这几日,整个易县几乎都是载歌载舞的情形。

因为去年冬天专门建了冰窖,今年的冰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