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汉宁市瞎逛的时候特意给她买的,反正也不算贵,只是说是特意买的,小丫头肯定会有心理负担,才随口扯了一个谎。 赵月娥十分高兴,因为易阳说反正要丢,她手下这支钢笔也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但还是很感谢他的。 将钢笔收进兜里,赵月娥有些好奇地问:“省城里的文具店是什么样子的啊?” “比咱们学校门口的那个稍微大一点,但总得来说也就那样吧。” 赵月娥没有去过省城,甚至她的小学是在乡上的小学读的,所以上初中之前连县城都去的比较少。 听了易阳的话,赵月娥忍不住问:“汉宁市是什么样儿的?” “一个人很多的地方。” “讨厌……你这不是等于没说吗?” 易阳转过来,笑了笑:“你以后考上大学了,就自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大学啊……”赵月娥眼里有了憧憬,还有一些无奈。 好远啊。 两人回到了家里。赵秀兰正在给猪煮食,厨房外面的三角架下面生了柴火,一个铁桶里面,专门用来喂猪的糙烂玉米面搅拌成的糊糊,混着一半猪草,如此熬煮出来。 看到易阳和赵月娥回来了,赵秀兰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迎了上来。 自然是认识易阳的。 赵秀兰是老实巴交的农妇,性格温柔内敛,平日不会去嚼人的舌根,甚至村口的一些婆娘大声谈论一些闲话的时候,她都会有意识地躲开。 所以关于易阳的一些事情,她大都是从姐姐赵金花那里听来的。 赵金花作为易阳婶子,如今自然是很喜欢他的。 但是在易阳没有变好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对易阳的态度是,亲情上必须得管着,但又害怕他带坏自己的小川。 后来一点点看着易阳改变了,如今更是可以说是整个易家的骄傲。 对易阳态度的变化,自然也反应在了对外的言论上。 赵秀兰不喜欢听外人闲话,所以对易阳的印象大都来自姐姐的讲述,从赵金花的口中,她也大概了解了易阳这一路的浪子回头。 当然,对于她们这种没什么文化的人来说,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懂事啦……以前小嘛……” 懂事,是赵秀兰对易阳的第一个印象。 第二个印象则是……家庭条件很好。 自然,易阳的家庭条件对姜黎黎,甚至县城里的骆落月、罗冰他们来说都不值一提,但是对于赵秀兰这样的家庭来说,那已经是富足无比了。 住在县城,有房子,有门面,一年什么都不做,都有两三万的收入。 面对这样的“有钱人”,以往他的顽劣也似乎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解释。 有钱嘛,就会不那么听话…… 那个词语是怎么说来着……执夸子弟? 所以易阳后来的转变就更显弥足珍贵了。 如今,易阳更是成了家里的债主,赵秀兰面对这个不过十六岁多的少年,心态上就更加矮了一截,所以才会连忙放下手上的活过来。 赵秀兰一面用围裙擦着手,一面招呼易阳:“小阳啊……进去坐!” 易阳连忙说:“阿姨,您忙您的。” 赵秀兰心想着这孩子真有礼貌,一面便让赵月娥带易阳进去。 等两个孩子走了易阳,赵秀兰赶紧回到猪食边上,继续拿铲子搅了搅,见差不多熟了,便拿着一张抹布垫手,将猪食提了下来,朝着猪圈去了。 另一边,易阳也跟着赵月娥来到了堂屋。 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只是每次来的时候还是会有些心酸的感觉。 乡村的堂屋,其实是混杂着厨房、饭厅、客厅的一个地方。 堂屋并不算大,中央是一个铁炉子,因为是盛夏,并没有生火,炉子两旁放着两张长凳,凳子上绑了一层海绵垫,坐起来会比硬凳子舒服一点。 侧面是灶台,这样的灶台二叔家也是有的,但是去年已经换成了沼气灶,偶尔沼气不够的时候甚至用一用煤气罐。 灶台的旁边则是一个碗柜,木制的,看得出来已经用了很多年,但擦拭的相当干净。 赵月娥犹豫了一下,说:“嗯,要不然你先坐坐吧。” “你呢?” “两间屋子,还有一点没有打扫完的。” “我去帮你好了。” “哎呀,这怎么行!” 易阳说:“怎么不行?” “你是客人啊……” “不让我去就是看不起我。” “讨厌,哪儿有你这样的。” 易阳嘿嘿笑了笑,从她手里拿过拖把,说:“别废话了,带我去。” 赵月娥愣了愣,哼了一声:“你这人……” 她其实是有些了解易阳脾气的,一旦决定要做的事情,大概率是犟不过他的,便不再坚持,带易阳去了那两间屋子。 赵月娥和她母亲已经打扫得差不多了,只是还有一些灰尘杂物没有扫干净,说起来也并不是很忙的。 乡村的房屋,屋子里会有一种类似霉味,但又很好闻的味道,易阳不知道怎么形容,赵月娥家里也有。 他观察了一下两间屋子,问:“这两间房你们打算用来干什么呢?” 赵月娥说:“暂时还没有想好……嘻,本来我也跟妈说了,家里其实没什么东西。” 易阳微微一怔,不再说话了。 将两间房打扫完毕,赵秀兰也给猪喂好了食,见两人不在堂屋,进来看了一眼,看到易阳在帮忙打扫卫生,埋怨了女儿一句:“怎么让人家易阳干这些活儿……” 不过,心里对易阳的印象就更好了。 等忙完了这些,赵月娥让赵秀兰休息,她来煮饭。 易阳兴致勃勃地表示要来帮忙,并且大言不惭地说:“我可是大厨……” 赵月娥在一边吃吃的笑,说:“你要是实在闲不住,就帮我弄点柴吧……”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赵月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