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 明月之下,皇宫最威严的屋顶之上,两位侠客拔剑比拼; 雪山之巅,各大门派步步威逼,头发雪白容颜绝美的女子漫不经心拨动琴弦,下一秒众人齐齐喷血; 宅院之内,红衣女子正在耐心地刺绣,绣绷上框着的红布上是各色彩色丝线,突然有人偷袭而来,红衣女子猛地一拍布面,绣绷上的绣花针尾部拖着长长的彩色丝线,如同万箭齐发,用杀手的血液在大地上刺绣出一幅血色画面。 海面之上,村落之中,洞穴之下…… 看似年迈苍老的扫地僧,挥雾起扫帚来也可以是无人能敌的武林高手; 看似矮小迟钝的侏儒,上天遁地速度奇快! 看似低调贤惠的煮饭妇人,也可以是手段诡秘的金牌杀手; 看似天真年幼的童子,其实是杀人不眨眼的毒师…… 【这就是武林,这就是武侠!】 【这就是华夏独有的武侠文化,身为华夏人,谁还没有个武侠梦呢?】 荆咕的语气明显很兴奋,天幕下的古人同样充满了向往。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大唐时期,李白看得兴起,在雨中拔剑起舞,剑招肆意洒脱,诗意文采飞扬! “仗剑一长笑,出门游四方。雄心吞宇宙,侠骨耐风霜!” 宋朝时期,胡仲弓手里拿着侠客话本,看天幕看得话本被雨水打湿了都没在意。 他也好想仗剑而行,但是大宋管控兵器,想学也没法学。 想到这里,胡仲弓握紧手里的话本,只能从话本里的故事和说书人口中幻想一下前朝的剑侠。 好在,天幕今日能让他得见一下,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潇洒飘然! 【为什么我要把武术放在军事里面讲?】 【因为首先,“武术” 这个名词最早见于南朝人颜延年的《皇太子释奠会作》:“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这个时候的“武术”,指的是军事。】 【到了清朝末年,因为列强的欺压,民间有志人士开始寻求强国强兵之术,《神州日报》赏看成文章,文章名曰“论今日国民宜案旧有之武术”,呼吁“欲求强国,非速研究此术不可。”】 古代的军事武艺,是华夏武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化源。 尤其是冷兵器时代,军事武艺与无数几乎是相辅相成,武术可以作为军事手段来作用于战场,也可以成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军事武艺中的某些训练也能让武术得到更完善的发展。 . 南朝时期,颜延之正在与陶渊明喝酒,看到天幕提到自己,颇为惊讶。 陶渊明与颜延之是至交好友,虽然两人的性格几乎是完全相反。陶渊明淡泊,向往田园生活,颜延之性格偏激,经常口出直言刺激他人,甚至还被人称为“颜彪”,这二人的交好让外人怎么看都不理解。 “延年,”陶渊明叫着颜延之的字,“恭喜你青史留名了!” 颜延之却并不高兴。 “我著作了如此多的文章,后世竟然不关心我的文章和诗歌,只关心‘武术’,莫不是因为我不如那谢灵运?” 在南朝时期,颜延之在文坛的名声很高,被其他文人赞美为“文章之美,冠绝当时”,把他与年龄比他小一岁的谢灵运并称为“颜谢”。 陶渊明含笑为他倒酒一杯:“你这性子,急什么,说不定后面就有你的文章,天幕这不是才刚开始吗?来,喝酒喝酒!” 颜延之虽然依然不满,但是分得很清楚是对谁不满,对好友的安抚还是很配合,举起酒杯:“喝酒喝酒!” 【南宋时期,武状元华岳著兵书《翠微北征录》,在这本书中最早出现了“十八般武艺”的说法,在里面说道“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 【两百多年后,明朝谢肇淛在《五杂组》中首次提到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 “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钯头,十七棉绳套索,十八白打。”】 “十八般武艺,后世似乎不禁武器,那如何避免庶民造反?”嬴政发出疑惑。 他正打算收天下兵器聚集在咸阳,造成金人以震慑四方,看到天幕上如此多的武器花样,突然有些犹豫了 。 这一期天幕看来专门讲武术与军事,自己就算是收了一批,民间真得不会继续打造新的武器吗? 而且在刚刚那样蛊惑人心的神力之下,哪怕是他也无比向往,民间恐怕会更多。 李信王翦等武将更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