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大方,从容应对,哪怕是吃亏也不会让人心生轻视之意,反而让宫人对刘恒心生怜惜,各种偷偷帮助。 吕后同样也是后宫之主,怎么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她并没有干涉这一切,只是在默默安排吕氏的后路——不是像以前一样推向高位,反而是把能力不行品德不行的吕家人从高位揪出错误安排下去,单纯当个富家翁,能活着就行。 刘恒同样清楚这一切,并没有表示什么意见。 两人在沉默与默契之中,开始交割政权。 【刘彻在位54年,武帝朝就足足占了48次,其中水灾7次、旱灾12次、震灾5次、虫灾10次、风灾4次、霜灾1次、冰雹灾2次、疫灾2次、雪灾5次。是整个汉朝自然灾害最频繁的时期。】 刘彻听到这里,大喜大惊之后,差点无力虚脱过去。 在位54年,自己如此长寿,多开心! 但是天灾48次,这谁受得了! 这跟平均每年都来一次天灾有什么区别! 他忍不住想起董仲舒提到过得“天人感应”,难道上天对自己这么不满,他的继位就是一个错误吗? 【当然,我们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帝王无德。同一片天,大汉在倒霉,北方的匈奴同样也不好受】 【北方匈奴在这一时期频繁南下掠夺, 正是因为他们同样遭遇各种气候灾变, 在更为寒冷的北方,匈奴人更不好受】 刘彻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缓过来了。 还好,不是自己的问题。 这时他才听到,朝堂之上众人齐齐吐出一口气。 原来大臣们集体被吓到了。 缓过劲来后,刘彻快速下令:“这件消息一定会引来民心动乱,诏令各地官府安抚百姓。” 主父偃补充:“陛下,天幕在此时出现,就是为了拯救大汉,救大汉百姓于水火天灾之中,这正是陛下的恩德,感动了天幕。” 董仲舒斜眼:好家伙!这拍马屁拍得,陛下还不得是龙心大悦! 刘彻并没有立刻龙心大悦,但这个说法恰好可以让百姓安心。 连天幕这种神迹都出现了,还提前预告了大汉会有哪些天灾,只要提前做好准备,一切都能解决。 他大手一挥:“就按主父偃说得宣传。” 【刘彻每一次兴修水利,都伴随着天灾,水利不仅仅是为了辅助农业兴兵匈奴,也是为了救灾提高农田产量。】 【公元前129年,夏,大旱。汉武帝纳大司农郑当时的建议,令水工齐人徐伯测馕土地,征发数万卒,三年才修成修漕渠;】 【公元前120年,夏,大旱。汉武帝治理黄河,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扼制了黄河南侵,恢复了汴渠,让黄河可以更好地灌溉周边农田;】 【公元前115年,夏又发大水,关东饿死者以千数。公元前113年,山东河水泛滥,导致饥荒,人相食,方一二千里。刘彻根据庄熊罴的建议修龙首渠,龙首渠是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渠道,技术难度比较大,修建了十年才成;】 【公元前110年,是时小旱,上令官求雨,隔年刘彻修六辅渠;】 【公元前95年,秋,旱,汉武帝修白渠。因为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因人而名为“白渠”。】 【汉武帝在位期间,修建了龙首渠、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渠道,还有坎儿井,可以透过这些水利工程看到当时天灾下的百姓过得有多么艰难。假如不修水利,百姓会过得更惨。】 刘彻大喜:“天幕真是瞌睡就送枕头,快把这些水工水官给朕找到!” 就算找不到上谏的官员,那水工必须找到,经验丰富的水工可是太难得了,决定了渠道的成败。 被点名的大臣郑当时是汉景帝时期的旧臣,听到天幕这话无比激动,他因为修建水渠青史留名了! 而被点名的关东、山东等地的百姓,开始慌乱起来。 河水泛滥无数次,又是饥荒,又是人相食,怎么一次又一次,没完没了! “我们要不搬家吧?”山东临淄,有百姓被吓得不轻提议。 “能搬到哪里去?”一位青年蹲在地上,一边用手拿着树枝在地面勾画着什么,一边语气淡淡回道,“别说大汉到处都是天灾,就连匈奴也有天 灾, ” ◨, 有人甚至忍不住说出绝望的话语:“我不活了……” “胡说什么!”刚刚语气平静的青年猛地站起身来严厉呵斥道,“天幕都说了修建水渠有用,现在有了天幕提醒,陛下一定会提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