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丞相府
“吴国,这是摆明了用阳谋,恶心我们呢。”姜维忽然冷笑道。
“伯约,此话怎讲?”众人转头望向姜维。
姜维诸葛亮这对师徒俩,向来心意相通,众人自然相信姜维可以领悟诸葛亮的心意。
姜维朝众人作了一揖,“请诸位试想,吴国有没有必要向我们主动坦白接管了魏属荆州呢?其实,他们可以不说!这样做的结果,无非就是双方即使都心知肚明,却不会去戳破真相,各自提防罢了。可是,吴国偏偏没有这么做,这就是他们的高明所在了。他们怕的就是,我们陷入对吴国的猜疑之中,从而将主要兵力,留在中原,以防不测。既然如此,他们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接管了荆州,这样做的好处是很明显的!”
姜维顿了顿,“其一,可以正式公开接管荆州,吴国再也不用偷偷摸摸,有利于吴国在荆州稳定统治。
其二,吴国怕的是我们将主要兵力用来防备他们,他们希望的是,我们能够继续北上,以便留给吴国机会。但是!他们对于我们北上灭魏,也是喜忧参半!他们既希望我们能去灭魏,又不希望魏国真的就此灭亡。最好的结果,便是我们在河北和魏军斗个你死我活,不相上下,这样对吴国才是最有利的!那么,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众人这时已经有人开始听出了姜维的言外之意。
”自然是,告知我军,吴国为了维稳,将在襄阳南阳等地长期屯兵了。“镇东大将军郭淮微微一笑。
自从河北落败,郭淮在朝堂上便极少发言。原因是扪心自问,他觉得败退一事他难辞其咎。当初是自己力劝诸葛亮北上灭魏,现在想想,自己的确是被仇恨蒙住了双眼,以致于失去了往日的冷静和理智,终于在魏吴两国的夹击下尝到了教训。
因此,郭淮痛定思痛,决心凡事三思,不再轻易在朝堂上发表看法。
不过,他见刚才姜维的分析实在精彩,仍是忍不住出声附和。
姜维亦向郭淮投去赞许的目光,不亏是共过患难的好兄弟,还是你了解我!
”不错!就是这样!“姜维郑重地点头说道,”虽然吴国公开承认他们接管了魏属荆州,属于自暴机密,但是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我们自此便会投鼠忌器!因为无论如何,我们和魏国势不两立,一定会继续北上攻魏。但是一旦我们明确得知吴军近在咫尺,在后方虎视眈眈时,我们一定会有所束缚。而这个束缚正是吴国想要的!它会限制我们,不敢投入太多兵力攻魏。可是河北地大,没有重兵,一时之间我们很难夺取。这样做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便是我们和魏国在河北处于长期拉锯的状态,除非出现重大转机,不然谁也一时胜不了谁。而吴国,在这中间,便可坐享渔翁之利了。“
”吴国的选择可以有很多,“姜维无奈地苦笑道,”他们可以选择在我们和魏国拼到筋疲力尽之时,再出兵偷袭,那时胜算会高出很多。他们也可以选择在我们和魏国陷入胶着之时,遣使继续向魏国索要好处。扬州寿春魏军不是还在么?他们可以故技重施,不断施压,要求割让扬州。总之,这时的主动权已经到了吴国手中,他们可以从容应对了。“
”更重要的是.....“姜维一脸无奈叹了口气,”即便我们知晓了吴国的意图,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吴国在旁边屯兵,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受制于人。这便是阳谋的可怕所在,即便你知道了它的目地,却不得不碍于形势而跟从。吴国,这是光明正大地用这阳谋,恶心我们呢!“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众人也都明白了,纷纷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又一次小看了东吴啊,这阳谋堪称无敌了,这样真的还能再称之为江东鼠辈么?
虽然对东吴的计策恨得咬牙切齿,但是扪心自问,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伯约,果然深知我意。“诸葛亮目露欣慰地看着姜维,随即扭头看向众人,意味深长地说道,”诸位既已知晓其意,当好自勉之。世事无常,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正如吴国的阳谋,看似无懈可击,但是终有一日会迎来变数。我们要做的,便是磨砺好自身,勿骄勿燥,静待时机的出现.....在那之前,我们还是不要轻举妄动了。“
众人闻言,纷纷若有所思地低下头了。
诸葛亮见众人已有领悟,于是顿了顿,“这次河北败退,我作为统帅,难辞其咎,我已经上表向陛下请罪,自降一级,代行丞相事。一会,我就要亲自进宫向陛下当面请罪。诸位也要好好反省!”
众人见诸葛亮“旧事”重提,正想劝阻,无奈诸葛亮长袖一挥,“我军向来赏罚分明。我意已决,不必多说!”
正当众人还想再尽力劝阻之时,忽然,门外有医官进来奏报,大将军魏延和丞相长史杨仪苏醒了。
众人这才一扫阴霾,喜出望外。
终于醒了,这下算是度过危险了!
魏杨二人争斗一生,如今一起在鬼门关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