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李严在丞相府因为毫无亲信势力、正待得憋屈郁闷,这边马忠稍微一示好,李严便很快“上钩”,将他引为心腹,大小事情皆与之商量。
直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马忠跟着李严一起为大军押送粮草。可惜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惧怕担责受罚,从此失势。于是心一横,打算施展“诈术”,为自己免罪开脱,同时甩锅诸葛亮。
面对上司的“疯狂”行径,马忠一度陷入了挣扎纠结。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平心而论,当时的李严对待马忠,绝对是推心置腹,信任有加,甚至让其参与了“造假免罪”的计划中,专门交予马忠到前线执行传令的任务。可是,马忠又深知李严的行为,实在是为了个人权欲,不利于国家。
从小就寄人篱下、见识了战祸的马忠,非常渴望国泰民安。早年他被先帝刘备的理想所感染,转入麾下,后又在丞相诸葛亮门下效力。他深知诸葛亮继承了先帝刘备的理想,爱国爱民的仁义之心,比之先帝刘备有过之而不无不及。如此诸葛亮,才是这个乱世的百姓,最需要的救赎!
最终,理性战胜了情感,国家公义战胜了私人恩德。马忠根据蛛丝马迹判断出李严准备造假免罪,于是他假装在不经意之间让李严留下了相关文书,并在传令时提醒诸葛亮小心李严的“阴谋”。最后,当诸葛亮意识到李严已经权欲熏心,为了国家大计,必须废除时,马忠挺身而出,提供了关键性的物证文书,并亲自担任人证,让李严在铁证之下无话可说。
一时之间,舆论哗然,平日与李严如此亲密的马忠,居然公开检举自己的上司?而将马忠视为心腹的李严,当看到马忠出面作证时,更是震惊不已。他不明白为何自己如此真心对待,马忠居然还会背叛。最终他将马忠定为趋炎附势之辈,破口大骂,恨马忠忘恩负义,恨自己有眼无珠!
最终,李严从蜀汉的二号人物,跌落下来,废为平民,流放他乡。
而被李严大骂趋炎附势的马忠,却没换来应有的“回报”。也许是迫于舆论压力,也许是不想给丞相诸葛亮“添堵”,马忠主动要求辞去丞相府官职,远离是非之地,南下南中镇守。在他看来,南中虽然苦寒,夷人凶悍,却少了几份尔虞我诈,多了朴素率真,如此正好乐个清净自在。
收到消息的诸葛亮,当即动容不已。他自然知道马忠的想法,他感激马忠的“牺牲”,也爱惜他的才干。但为了维护北伐团结的大旗,他只好含泪将“真相”掩下,同意了马忠的请求。自此,马忠便远离了蜀汉中枢,一直在南中东征西讨,为蜀汉平定南中建立功勋。
时间转眼过了四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再次启用了李严,并一路提拔,让其重回骠骑将军之位。但是李严知道,今时已经不同往日,他再也没有机会能够重回权力巅峰。如今的他,自认为不过是诸葛亮门下用来表露和睦、彰显派系团结的装饰罢了。因此,他也愈加痛恨当初马忠的“出卖”行径。要不是马忠,今日的蜀汉丞相,兴许就是我李严了呢!
只不过平日里碍于情面,他才没有在诸葛亮面前对马忠不满。
当李严来到南中,不顾一切地杀死冬逢,便做好了向马忠“自首”的准备。
李严自认为已经辞官,当然不需要再看诸葛亮脸色,因此也就对马忠不再客气。
来吧,把我抓起来吧,去向你的主子,诸葛亮邀功去吧!正如当年你出卖我的模样!